武則天
-
六祖惠能:從樵夫到禪宗南派祖師的傳法之路
惠能出身貧寒,以砍柴為生,因聞《金剛經》北上求法,得五祖弘忍傳衣缽。
他避禍十六年後,於法性寺以「風幡動」之論顯露機鋒,後在曹溪創立禅宗南派,倡「頓悟」法門,其言論被稱為《壇經》。
713 年圓寂,一生開啟了禪宗新風,影響深遠。
-
彌勒轉世與女帝興佛:''武則天''時代的政教雙重奏
本文聚焦武則天與佛教的深厚淵源,從其幼年受家庭佛教氛圍熏陶,到感業寺為尼期間對佛教義理的深入體悟,再到巧妙借鑑佛教思想為稱帝尋求合法性。武則天利用《大雲經》塑造自身彌勒佛轉世形象,憑借佛教力量打破封建禮教束縛,建立武周政權。稱帝後,她大力推崇佛教,在佛寺興建、經典翻譯、高僧交往及文化藝術等領域傾注心力,推動佛教發展達到新高度。然而,佛教勢力膨脹也帶來諸多社會問題。神龍政變後,武則天雖退位,但其與佛教相互成就的歷程,為研究古代政教關係、文化交流留下了極具價值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