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
-
小鳥的智慧
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向比丘們講述一個譬喻:
過去有隻小鳥羅婆被老鷹捉住,哭訴自己離開父母庇護才遭此難。老鷹傲慢地讓牠返回「田埂上」自認為安全的地方。羅婆躲入石塊下,老鷹憤怒猛撲,撞石而死。羅婆歡喜,讚嘆智慧勝過蠻力。
佛陀藉此教導比丘:離開修行本分與正念,就像離開父母的庇護,會陷入五欲境界(色、聲、香、味、觸)而生災禍;唯有安住於「四念處」(身、受、心、法),才是安全之地。
比丘們聽聞佛說,歡喜信受,立志奉行佛法。
-
正信修持 得出世解脫
故事核心是「由迷信到正信」的過程。國王反思後,拋棄對婆羅門的盲從,轉向有智慧與慈悲的佛法,成為佛弟子。
-
「素食男神」楊子儀:從無肉不歡到慈悲茹素的生命轉變
現今被稱為「素食男神」的楊子儀,從前是無肉不歡的葷食主義者,每餐必吃牛肉和蝦。
後因突發蝦類過敏、夢見乳牛與水牛被質問、英國婦人因食美牛患狂牛症的新聞,以及拍攝《食尚玩家》時吃松阪豬看到豬被屠宰畫面等一連串因緣,讓他開始茹素。
堅持約一年後,他因覺得在節目中介紹肉品與私下茹素相悖,向經紀人提議不接葷食節目,本以為收入會受影響,卻在三個月後接到人生首個素食代言。
他篤信「不食眾生肉、長養大悲心」,認為吃素的人冥冥中都有佛菩薩與護法神庇佑,其素食之路是場充滿慈悲與奇跡的生命修行。
-
佛教故事:藥局夥計苦讀《楞嚴》 定中超度冤親亡魂
佛號蘊含著佛法的智慧與慈悲,念佛時專注於佛的功德,有助於提醒自己斷惡修善、放下煩惱,逐漸向「佛」 的覺悟境界靠近。
-
佛教故事:至誠學佛不避妖邪親眼看見高僧顯靈
吉與兇不是由所住房屋決定,而是由人決定,福人所到之處皆是福地!
-
如何用《地藏經》來指導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以《地藏經》為鏡,照見日常生活修行之路
-
覺者降臨:釋迦牟尼佛的誕生、修行與弘法歷程
釋迦牟尼佛生平溯源:智慧與慈悲的覺者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