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施
-
《寒齋貧女施微物 文殊顯化示真如》
五臺山竹林寺舉辦千僧齋時,來了一位貧困婦女,她以僅有的髮絲、針線與野菜施齋,卻因後續要求先供僧眾而被質疑。當她化現文殊菩薩真容後,大眾才知「福田平等」之義 —— 智慧無分貧富,慈悲不在形骸,唯有以清淨心佈施,方契菩薩本懷。
-
因為家庭、事業感到痛苦,就去讀《地藏經》
當家庭矛盾頻發、事業挫折不斷,痛苦如影隨形時,不妨敞開心扉,虔誠誦讀《地藏經》。
這部蘊含無上智慧的經典,能為陷入困境的人帶來曙光。
-
歷史記載的因果,因果報應,真實不虛
因果報應、冤欠追討,因為含帶著仇恨情緒,所以追討的時候往往不是公平公正的。
往往追討過度,又造新業,將來必須償還,於是惡性循環,冤冤相報不休無止。
-
一碗白飯的佈施回響
「施比受更有福」 的核心,在於倡導一種以奉獻為樂、以助人為榮的生活態度。
它超越了簡單的物質交換,指向人類內心對愛、意義和連結的深層需求。
無論是從宗教教義、文化傳統或心理學研究來看,「給予」 都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途徑。
當我們照亮他人時,自身也會沐浴在光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