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月份歸檔:2025年06月
-
黃金鋪就弘法路 祇樹園成渡人舟
當你願意為善行付出,別人也會被你的真心感動,一起做好事!
-
《以身代鴿:薩埵王子無上慈悲救難記》
慈悲心至極處可無我,捨己為眾是菩薩精神的核心。
-
盂蘭盆節的由來:目犍連救母的慈悲傳說
孝順不僅是世間的德行,更可借助佛法廣度親人;而供養僧團、廣修福田是救度的重要方法。
-
楊子儀的慈悲新章:「享慈素」素食自助餐開幕誌事
楊子儀於新北市永和區開設「享慈素」素食自助餐廳,鄰近捷運永安市場站,餐廳提供超 30 種蔬食,含素滷味、仿葷炸物等,每日推猴頭菇素獅子頭等限定菜,另備水果、甜點與養生茶。
楊子儀因疼惜動物及曾介紹葷食的矛盾而開店,盼以自助餐模式推廣健康蔬食,傳遞慈悲理念。
-
「素食男神」楊子儀:從無肉不歡到慈悲茹素的生命轉變
現今被稱為「素食男神」的楊子儀,從前是無肉不歡的葷食主義者,每餐必吃牛肉和蝦。
後因突發蝦類過敏、夢見乳牛與水牛被質問、英國婦人因食美牛患狂牛症的新聞,以及拍攝《食尚玩家》時吃松阪豬看到豬被屠宰畫面等一連串因緣,讓他開始茹素。
堅持約一年後,他因覺得在節目中介紹肉品與私下茹素相悖,向經紀人提議不接葷食節目,本以為收入會受影響,卻在三個月後接到人生首個素食代言。
他篤信「不食眾生肉、長養大悲心」,認為吃素的人冥冥中都有佛菩薩與護法神庇佑,其素食之路是場充滿慈悲與奇跡的生命修行。
-
陳博正,長年素食,不殺的因緣
陳博正:長年茹素,以不殺之心詮釋生命溫度
-
廈門觀音素食館:寺院內的素食盛宴
位於廈門湖裡區 SM2 期後觀音寺內的觀音素食館,是備受大眾喜愛的素食餐廳。餐廳採自助餐形式。
場所能容納 200 人,午間 11 點營業後客流大,高峰需提前前往。
2020 至 2025 年用戶評價顯示,其口味、環境、服務長期獲滿分,在寺廟鐘鼓聲中,為食客帶來味蕾與身心的雙重滿足。
-
廈大旁 28 年素食老字號,藏著別樣 「肉香」!
在廈大與南普陀寺間的巷弄裡,有著 28 年歷史的大方素食館,是素食愛好者和遊客的美食與心靈棲息之所。
其環境簡樸清雅,充滿自然與禪意。
28 年來,它已成為廈門人心中的情感符號,為不同需求的食客帶來幸福感。
-
廈門大學的素食指南:在學術氛圍裡品味素飄香
這裡聚集了禪意十足的寺院素齋、創意滿滿的西式蔬食餐廳,還有融入閩南風味的特色素菜館。
從精緻的素肉料理到清新的果蔬甜點,每一口都是對味蕾的溫柔款待。
無論是追求健康飲食的你,還是想換換口味的 “美食探險家”,這份廈大周邊素食指南,都能帶你開啟一場別具風味的素食之旅。
-
素食對人類的好處──佛教與科學的雙重視角
本文從佛教與科學雙重角度出發,探討素食對人類的諸多好處。
在佛教中,素食體現了「慈悲不殺」的根本精神,是實踐五戒、累積福報與消除惡業的重要方式,有助於修行清淨、遠離輪迴。
佛陀強調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食肉即斷大悲之根,導致惡業纏身。
另一方面,現代科學研究也證明素食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與肥胖風險,並可促進心理健康與延長壽命。此外,素食對減緩氣候變遷、保護水資源與森林也具有顯著意義。
本文強調,素食不僅對個人身心有益,也是對地球與一切生命的慈悲選擇,是現代人實踐健康、環保與靈性提升的重要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