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城邦中,居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名喚「給孤獨」。
他富甲一方,卻從未耽溺於富貴,總是心系貧苦大眾。
街巷裡的饑民能得到他贈予的熱飯,破敗茅屋中生病的老者能收到他送來的藥物,每月初一十五,他的府宅大門總是敞開,無論貧富皆可入內享用豐盛齋飯。長者慈悲的名聲,就像春風般傳遍了整個城邦。
一日,長者聽聞遠方有一位充滿智慧的佛陀,能為世人解脫煩惱、指明覺悟之路。他心中頓生嚮往,不顧路途遙遠,歷經數十日風塵僕僕,終於抵達佛陀說法之地。
當佛陀慈悲的言語如清泉般流入他的心田,長者內心深受震撼,每一句教導都似破曉的曙光,照亮他的靈魂。
回到家鄉後,長者看著熟悉的街道和百姓,心裡想著:「如此殊勝的佛法,怎能只有我一人得聞?」
於是,他毅然決定建造一座莊嚴的寺院,恭請佛陀前來弘法。
他走遍城裡城外,尋覓最合適的地點,最終被城裡最美的花園吸引 —— 那是太子祇陀的私園,園中繁花似錦,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宛如人間仙境。
長者恭敬地拜見太子祇陀,誠懇地說:「太子,我想買下這座花園,在此建造佛寺,讓佛陀前來說法,造福眾生。」
太子祇陀看著眼前這位慈眉善目的長者,心中起了調侃之意,笑著說:「除非你能用黃金把這整個花園鋪滿,我才願意賣給你!」
他本以為這苛刻的條件會嚇退長者,不料長者竟鄭重其事地答應下來。
第二日清晨,金色的陽光灑在花園時,只見無數車馬駛來,車上裝滿沉甸甸的金箱。
長者指揮僕人們小心翼翼地將黃金取出,一寸一寸鋪在花園的土地上。
耀眼的金光映著長者滲汗的額頭,他的眼神卻始終堅定無比,即便雙手被金塊磨出血痕,也未曾停歇。
太子祇陀站在一旁,起初滿是輕蔑,漸漸卻被長者的誠摯與堅定所震撼。
當最後一塊土地被黃金覆蓋,太子祇陀動容地說:「長者如此真心,實在令人敬佩!這花園我願意相送,並且願與您一同建造寺廟!」
從此,一座雄偉莊嚴的寺廟拔地而起。因為這片土地由給孤獨長者以黃金購得,園中的樹木則是太子祇陀所獻,這座寺廟便被命名為「祇樹給孤獨園」,成為佛陀常住說法之地,無數眾生在此聆聽佛法,走向覺悟之道 。
圖:AI
結語:
這段故事生動描繪了給孤獨長者不惜代價、以誠心堅定的決心護持佛法的精神。正是他的無私奉獻和堅韌不拔,使得佛陀得以在祇樹給孤獨園弘法利生,福澤無量。這不僅是對信仰的真誠,也是對眾生慈悲的體現。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