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舍衛國祇洹精舍,為大比丘眾們說法。
當時國中有一位長者,他的女兒相貌端正。
出生時,有細軟白布裹身,父母請來相師占相,相師說:「大吉啊!這女孩有大福德。」
因此為女孩取名作叔離,意思為白淨。
叔離慢慢長大,身上的白布也隨著身體長大。
因生來偉奇美好,遠近紛紛來求娉。
父母就請工匠為她打造瓔珞寶飾,準備未來出嫁時當嫁粧。
叔離知道後,告訴父母:「我想出家。」
父母疼愛,就隨叔離的志願,帶著她到佛陀面前,求請出家。
佛陀說:「善來啊!」
於是叔離頭髮自動脫落,身上所著的白布成為出家法衣。
叔離精進辦道,不久就證得阿羅漢。
阿難問佛陀:「叔離比丘尼過去世修了什麼功德,出生在長者家,出生時,身上有白布,同時俱生,出家不久就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說:「在很久以前,毗婆尸佛出世,許多弟子弘揚教化眾生,當時國王臣民大設供養,作無遮大會。
有一位比丘常在外遊行教化,勸說大家布施、聽聞佛陀說法。
那時有一位檀膩伽的女人,夫婦二人非常貧窮,只有一塊粗織布,如果丈夫披織布出門,檀膩伽就裸身在家,如果檀膩伽披織布出門,丈夫就裸身坐在草席上。
有一天,勸化比丘來到貧女家,廣說慳貪與布施之果報。
檀膩伽對比丘說:『大德!請你稍等。』
檀膩伽進入家中,對丈夫說:『外面有沙門勸我要去見佛,聽法布施。因為我們過去世不布施,所以今世貧窮,現在要用什麼作為下一世的資糧呢?』
夫妻二人商量,最後把身上唯一的布,布施給比丘。
比丘為夫婦二人祝願,並將織布拿到佛前,呈獻給佛陀,佛陀親自用手接受。
大眾心想:「這織布肮髒污穢,大眾都嫌棄,為何佛陀要接受這塊布?」
佛陀知道大眾的心念,對眾人說:『這場無遮大會中,所有布施人的功德,沒有能勝過布施這織布的人。』
大眾聽了之後,全都惶恐不安。
佛陀告訴阿難:「當時的貧窮女檀膩伽,就是今天的叔離比丘尼。
由於當時以清淨心布施織布,九十一劫以來,所生之處,都與白布同時出生,隨心所意;因為當時聽聞深妙佛法,發願求解脫,今世遇到我,證得阿羅漢。
所以你們應當要精進用功,聽聞佛法,廣行布施。」
佛陀說法後,許多人聞法證道,無不歡喜,頂戴奉行。
自佛光大藏經 本緣藏──節譯自《賢愚因緣經‧貧人夫婦㲲施得現報緣品》
圖:AI
文:佛光山電子大藏經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