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誦地藏經:與慈悲同行,獲無盡護佑

讀誦地藏經蘊含諸多殊勝好處。

經中妙法能幫助世人解脫厄難、增長福澤,使心靈獲得寧靜安穩;其殊勝之力可消除業障、積累福慧,是修行路上的重要密碼。

誦讀地藏經更能開啟身心靈的救贖之旅,讓修行者與慈悲同行,在虔誠誦持中感受無盡護佑,領悟其中蘊含的神奇力量,將其作為改變命運的修行法門,在經典的熏陶中收獲心靈的昇華與生命的覺照。

讀誦地藏經的好處

一、得福得慧,離開苦難。

地藏法門以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念南無地藏王菩薩聖號,依經中所說如法而行。

2025060519004098

得福得慧,離開苦難,充分體現地藏菩薩偉大的拔苦精神。

二、地藏法門能度大煩惱的人。

地藏經中佛告訴我們,來參加這場法會的人數,用佛眼看都不能盡數。

這些都是地藏菩薩,久遠劫那麼長的時間來,去度他們離苦得樂的。

說明菩薩不怕辛苦,只要修地藏法門,多麼煩惱的眾生菩薩就會去度他們。

三、地藏法門能度父母眷屬。

地藏菩薩過去世為婆羅門女時,母親信邪,不信佛法。

那時聖女,勸母親能行善積德有正見。

佛告訴我們對於父母,最孝敬是勸父母能學佛法作福,雙親也能證聖果。

還有我等修地藏法門,父母也能得益解脫快樂。

四、地藏法門能使學者不會墮于惡道。

有人造作菩薩像,一瞻一禮者。是人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於惡道。

佛告訴我們禮拜菩薩形像,遠離貢高我慢心,雖處末法而不墮惡道。

五、地藏法門能得相貌圓滿。

2025061718400992

有人相貌醜陋,多於疾病。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禮。那人千萬億生中,相貌圓滿。

佛告訴我們學習菩薩忍辱、利益眾生就會相好光明。

六、地藏法門能使學者不受橫死諸難。

地藏經中佛說,有人能對菩薩像前,歌詠讚歎,香花供養,勸導一人多人共學。

那人常得百千鬼神,日夜衛護,不令惡事,被他聽到,更不會諸橫難加害其身。

七、地藏法門能使久病的人速好,如果世緣盡會速得往生。

地藏經中佛說有病人久處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能。

為了病人,拿病人心愛之物出來施捨,要開示讓病人知道並情願施捨。

病會很快好起來,如果世緣盡會速得往生,不受痛苦,命終之後,宿殃重罪,永得解脫。

八、地藏法門能度我們曆生親朋眷屬,也能使我們遠離惡夢。

有人夢見鬼神悲啼愁歎,都是過去生父母弟妹夫妻眷屬,在惡道受苦,未得出離。

我們在佛菩薩像前,讀此經或請人讀三遍,或七遍。

那些惡道眷屬,我們讀此經後他們就解脫了。而我們夢寐之中,永遠就不會夢見。

九、地藏法門能使下賤改變為尊貴。

地藏經中佛說,有下賤人,要知道那是前世的罪業很重,志心瞻禮地藏菩薩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薩名,可滿一萬遍。

那人這一生以後,千萬生中,常生尊貴。

十、地藏法門能使貧窮成富貴。

地藏經中佛說,有人衣食不足,求不如願,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屬分散,或諸橫事。

睡夢之間,多有驚怖。

只要行善和念菩薩名一萬遍,那些不如意事,漸漸消滅,即得安樂,衣食豐溢,恒得富貴。

— 夢參老和尚

文:轉載自網路

圖:AI生成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

讚! (0)
以前的 17 6 月, 2025 11:44 下午
下一個 18 6 月, 2025 2:56 上午

相關推薦

  • 波斯匿王減肥記

    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波斯匿王因肥胖苦惱,佛陀教他節食偈語:「飲食知量,身輕命長」。少年鬰多羅奉命在王進食時誦偈提醒,王雖苦惱但仍奉行。長期節制後,波斯匿王身形輕盈健美,深感佛法利益現世,欣然讚嘆佛陀的慈悲與智慧。

    2 7 月, 2025
    300
  • 失仁孝,天挖心腸

    孝順,是中華文化中的重要倫理觀念,核心是指子女對父母及長輩的尊敬、奉養和順從。

    它不僅是一種道德規範,更是維繫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的基礎。

    4 6 月, 2025
    1600
  • 黃金鋪就弘法路 祇樹園成渡人舟

    當你願意為善行付出,別人也會被你的真心感動,一起做好事!

    21 6 月, 2025
    200
  • 閻羅王審判,說我罪大惡極,罰我投胎變豬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不孝之舉,猶如種下一顆惡因,必然會收穫苦澀的惡果。

    6 6 月, 2025
    2100
  • 《德象馭世:孝行化戰創太平》

    真正的力量和和諧來自於內在的美德,而非爭鬥與勝敗。

    18 6 月, 2025
    1400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聯絡我們

2025060517175176

在線諮詢:line交談

加入好友:line官方

工作時間:週一至週五,9:30-18:30,假日休息

首頁
因果見聞
素食餐廳
熱門貼文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