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貌的好醜是先天賦予的呢?還是後天修養來的陪?
古印度是個崇尚神權又具多種教派的國家,當地的人民很崇敬文殊菩薩,想塑造菩薩的聖像,來禮拜和供養,但是菩薩的容貌是如何呢?
於是便找來一位全國長相最莊嚴最英俊的青年人來作模型。
後來人民也想塑造夜叉的形像,便從監獄中尋找一位最醜陋的來塑像,完工之後,例有賞金。
這犯人卻痛哭流涕而不敢拿賞金,探問的結果,原來這犯人竟是以前最莊嚴俊美,而被選來當作塑造菩薩模型的人。
只因賞金得來容易,每每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等到財物花用完了,就去偷竊,失風被捕,現在獄中受罰,而他的形貌,也由最美的變為最醜的。
先天的賦予雖然完美,但如果後天任意蹧蹋,不珍惜充實,也是枉然。
而相由心改,如果充實內在的品德與學養,靄靄含光,自然高華莊嚴。
而學佛的人,一念起可繫十法界,非但心繫那一道,便現那一界的相;將來往生也在於此,祈彌陀何等莊嚴,極樂何等自在,願吾等同仁,心繫彌陀,口念彌陀,終生淨土。
圖:AI
文:佛教小故事
結語:青年从庄严到丑陋,印证形貌非仅先天定数。心行不端,纵得天赐佳貌亦会败坏;修德正心,方能由内而外显庄严。学佛者当明心为主,心系净土,念念向佛,自能成就清净相好。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