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拘留國有一位婆羅門名叫摩訶密,非常富有。
他有七個女兒,個個花容柳腰,美貌無比。
有一天,他帶了七個女兒到祇園精舍,希望能得到佛陀的讚美,以便抬高身價。
「佛陀!你遊化各國,有見過這麼美麗的女郎嗎?」
摩訶密準以為佛陀也一定如常人一樣大加讚賞。
哪知佛陀呵斥道:
「這七個女人,沒有一點可說是美的地方。」
摩訶密非常不樂的說道:
「拘留國沒有一個人說我的女兒貌醜。到舍衛國來,為什麼你要說我的女兒醜陋呢?」
佛陀回答道:
「世間人,都以面容之好壞為美醜的標準。而我認為身能不貪細滑,口能不說惡語,意能不起邪念才是真正的美。」
婆羅門無話回答。
印光祖師示比丘尼書中言及「佛經屢言富貴難學道,女人亦難學道,良以富貴之人,憍慢成性,奢侈為心。
不能謙光接物,卑以自牧;又何能息慮妄緣,虛心求道,女人則唯矜容儀,常懷妒忌。
不知縱是天姿國色,依舊糞袋革囊,既戀幻形,何悟妙性,如來為治此病,令修四念處觀。
一觀身不淨。
二觀受是苦。
三觀心無常。
四觀法無我。此觀若成,則戀身恃勢之習,消滅無餘,不異洪鑪之化片雪耳。」
明倫月刊82期)
圖:AI
文:佛教小故事
結語:佛陀對美醜的判斷,超越世俗皮囊之見,直指身口意的清淨。婆羅門以容貌為傲,卻不解真正的美在於戒定慧。世人若能修四念處,破對幻形的執著,方能悟入妙性,這才是永不凋零的莊嚴。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