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善舉登天路 千年因果守福緣

一念善心、一次布施,皆有無量果報。

從前有一位長者,發心要建塔寺,他已經準備好了木材石料,獨燭缺了一個要擺在柱下的大石頭。

他的鄰居知道了,雖是未信奉佛法,卻也肯割愛,助人成功。他家有一塊擣衣白石,平正可愛,原是祖先留下的傳家之寶。這回見了人家有好事,也歡歡喜喜的布施2025061915071548

因此這座寺院,得以迅速落成,而這施石的人,因為作了這件功德,命終之後,得以生到忉利天,七寶宮殿,現成享用,玉女侍衛,不待差遣,一切時中,奉事周到,衣食自然現前,一切受用,不同於人世。

日月推移,不如經歷幾代幾世,這國度磨滅了,寺廟也衰敗了、傾倒了,只留下錢垣廢墟,無人作主。又不如經歷了多久,廢墟也陷入地下,連同那擣衣白石,也一併沈埋地下,無人知曉了。

鄰近有片田園,農人勤奮的開拓,逐步耕種,漸漸開墾到昔日的寺院內來了。在耕地時,犁碰到了石塊,農人就想要尋找鐵器,來將石塊掘起,這樣的念頭,驚動了天人。2025061915043883

(凡是上升到忉利天的聖者,大都享有一千歲的壽命,而彼天一晝夜,,合抵人間一百年,天壽千歲,則下界已是三十六萬五千年,在這當中,下界已不如經過多少次滄海桑田的變化了。)

天宮搖撼,驚動了天人,追尋原因,天眼照去,知道下界的荒廟中,魚碧寂然,牆坍人杳,土堆上荒草蔓生,只因農夫為求生產,耕田犁土,碰到石塊,有所妨礙,所以想把石塊起出來。

天人思忖:「我因這石頭,得福生升,石若移往他處,則危我天福,我當前去阻止。」

下來人間,化為老老,到理石的處所,站在老農面前,問道:「你取了石去,有何用意呢?」

農人答說:「只為多得些微利,多得些收成,石頭妨我拓廣,所以想要搬開。」

天人說:「即使是這一整片的土地,都讓你耕種全年辛苦的播墾,全年所得,又能有多少呢?現在我贈你黃金五百兩,但是你要保留這石頭的原狀,不要有絲毫移動。」

農夫很驚訝:「出手這樣大方,你到底是什麼人?從那裏來?為何這麼關心這件事?」2025061915055878

天人說:「老實告訴休,我原是本地人,因有鄰翁造寺,材料都齊全了,只缺少了一塊大石頭,來豎立石柱。我起了「成人美事」的念頭,於是便將我家,祖先留下的擣衣白石,歡喜施予。卻不料,仗著這份福力,得以上升天界,這一向都安安然然。今日忽然天宮震動,享有蹊蹺,用天眼觀察,知道是你起了要搬動石塊的念頭,石塊倘然移開,則損我的天福,所以特來阻止。」

農人拱手謝罪說:「此既是往日的塔寺,今且又是天人的福田,我為無知,貪取微利,犯下大過,現在既然知道了,絕不敢輕動。」

於是天人歡歡喜喜的同天界去了。

農人想道:「那位天人,過去做了善事,雖然僅僅是布施了一塊石頭,助成塔寺,就有這麼大的福分。播種了一粒小小的種子,收成卻是無量萬億,這般稀有肥美的田地,真是聞所未聞,我是農夫,對這樣的種植與收穫,更覺銘心刻骨,永久不忘!」

於是逢人就宣說此事,大家也都歡喜讚歎,同心協力,重建時殿,不多久便見那寶塔巍然,聳立雲表了。

因果絲毫不昧,若論耕耘與收穫,誠如農夫所見,三寶福田,種一得萬億,最是殊勝。也許有人會說:何必斤斤計較於施什麼、得什麼。「不因果報方修德,豈為功名始讀書」!

不錯,勸世宜廣讚歎功德,若論修心立身,則當泯除人我,三輪體空,則最最勝矣!

(明倫月刊199期)

圖:AI

文:佛教小故事

結語:

這個故事描繪了一塊普通的「擣衣白石」因為善心布施而積累了無量福報,最終讓施主升生天界享受天福。即使人世間的寺廟與土地會興衰變遷,但因善因所生的福報,卻是不易消失的寶藏。天人化身阻止農夫移動這石頭,也象徵著因果不空、福德長存的智慧。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

讚! (0)
以前的 19 6 月, 2025 10:56 下午
下一個 20 6 月, 2025 2:51 下午

相關推薦

  • 黃金鋪就弘法路 祇樹園成渡人舟

    當你願意為善行付出,別人也會被你的真心感動,一起做好事!

    21 6 月, 2025
    300
  •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探尋地藏王菩薩信仰之源

    地藏王菩薩其大願精神不僅是佛教修行之重要指引,亦為現代社會提供寶貴之精神養分,啟迪人們以慈悲、奉獻之心面對生活,關愛他人,共建和諧社會。

    7 6 月, 2025
    1200
  • 《智者龜王:救人不言利,授道勝珠玉》

    幫助別人不是為了回報,而是出於慈悲。真正的力量是溫柔的力量。

    21 6 月, 2025
    400
  • 《善因結帝果:乞丐逆襲的命運密碼》

    行為的結果不僅是眼前的回報,而是與我們過去的善惡因緣緊密相連。善念能夠帶來幸運與福德,而惡念則會引來災難。

    佛法的教誨是讓我們心無惡念,行為端正,從而獲得最終的解脫與福報。

    18 6 月, 2025
    900
  • 未赴的櫻桃之約:從墮胎怨結到善道往生的贖罪路

    文中以未出世孩子的視角,講述其因父母為事業、自由等私利放棄生命,死後懷恨纏身,導致父母生活屢遭不順。

    後父母接觸佛法,以誦經、行善、立牌位等方式誠心懺悔,孩子漸釋怨恨。

    最終在佛菩薩加持下,孩子往生善道,並以自身經歷勸誡世人:勿因私念墮胎,應設身處地珍惜生命,承擔為人父母的責任。

    16 9 月, 2025 因果見聞錄
    1000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聯絡我們

2025060517175176

在線諮詢:line交談

加入好友:line官方

工作時間:週一至週五,9:30-18:30,假日休息

首頁
因果見聞
素食餐廳
熱門貼文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