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治國 遠離邪崇

佛陀在世時,邊境國家和默國的國王因不識佛法,信奉婆羅門與外道邪教,國內以殺生獻祭為常。

某日,王母重病一年不癒,王請醫無效,又求助外道亦無果。

後召二百婆羅門占卜,指稱因天象失調,需宰殺百頭牲畜與一位童男,並由國王親自祭天,方可祛病。

和默王依言準備獻祭,在驅趕牲畜與小孩途中,場面哀鳴震天。

佛陀見狀,悲憫眾生愚迷與殺戮,親自率眾比丘前往阻止,於東門外與王及眾婆羅門相遇……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和默國王,因為國家位於邊境,所以不曾見過佛陀,也不知道佛法,平時事奉婆羅門,被外道邪術蠱惑,全國信仰邪教,常以殺生作為祭祀

2025062906293579

有一天,和默王的母親國太夫人生病,臥病在床,和默王找了許多醫師看病,吃了許多湯藥,都無法痊癒,於是又請了外道聖女到太夫人的處所作法袪病,一樣不見成效。

如此將近一年,和默王更進一步召集國內二百位婆羅門入宮,施設各種飲食供養之後,對婆羅門說。

「我的王母國太夫人生病許久,不知道什麼緣故,一直無法痊癒,你們足智多謀,知道天文地理,擅長占相卜算,看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請你們明確的告訴我如何作,可以讓國太夫人病癒。」

婆羅門說:「這是因為日月星宿倒錯,天地陰陽失調所導致,所以國太夫人才會久病不癒。」

和默王問:「那要如何作才可以去除這災病,令國太夫人痊癒呢?」

婆羅門回答:「要在城外找一處平整乾淨的地方,設置祭壇,祭祀天地山川、日月星宿。」

「祭祀時要用各種不同種類的牲畜一百頭,並需要一位童男小孩,將他們殺了祭祠上天,而國王你須親自將太夫人帶到祭祠現場,為太夫人跪拜請命,如此太夫人的病才可能痊癒。」

2025062906284680

和默王馬上依照婆羅門的說法,命人置辦所有祀祠的祭品。

祭祀當天,和默王命人驅趕所有要當祭品的象、馬、牛、羊等一百頭牲畜,及即將被獻祭的小孩,從東門出城,要到城外祭壇祭祀上天。

一路上,牲畜害怕鳴叫,獻祭小孩的哭聲,震動天地。

佛陀大慈大悲,普濟眾生,悲愍和默王的愚癡無明,為了一個人的生命,興生惡心,要犧牲殘殺眾多生命。

於是佛陀帶領比丘眾,前往和默國,在東城門的路上遇到和默王及二百位婆羅門,和正被驅趕要獻祭的牲畜。

2025062906273866

和默王遙見佛陀就像太陽從東方而現,像十五的滿月般圓滿光明,照耀著天地。

所有看見佛陀的人民,無不心生敬愛,而被當作祭品的牲畜與小孩,心中祈願佛陀能救他們脫離此厄難。

2025062906375564

和默王命令隊伍停下來,下車走到佛陀的面前,合掌向佛陀問訊禮拜。

佛陀問他們要去那裡,和默王回答:「國太夫人生病良久,看遍所有良醫,請了無數的神明作法,都沒有用。今天打算出城祭祀天地日月,為國母太夫人請命,希望可以祛病延壽。」

佛陀告訴和默王:「請聽我一言。」

「世人想要得到米穀食物,應該要努力耕種。」

「想要得到大富大貴,應該要力行布施。」

「想要得到長命百歲,應該要修持慈悲。」

「想要得到智慧,應該要博學多聞。」

「圓滿具足這四件事,可以隨其所種的福因,自能得到好的果報。」

「大王啊!富貴的人家,是不會貪著貧賤人的食物。」

「諸天以七寶為宮殿,衣食美好,自然而有,豈會捨棄天人的甘露飲食,來吃人間粗糙污穢的食物呢?」

「荒淫無道的祀祠,以邪法為正法,以殺生而求生,實是遠離求生之道啊!」

「你為什麼要為一個人的生命,而殺害眾多生命呢?」

2025062906410542

佛陀說完,全身放大光明,明亮照耀天地,三途八難的眾生,無不歡喜,各得其所,身心清淨平和。

和默王聽聞佛陀所說妙法,又看見佛陀示現的大光明,當下信解,心大歡喜,得入佛道。

生病的國太夫人聽聞佛法,身心愉悅,所患病疾即刻消除。

二百位婆羅門看見佛陀光明法相,又聽佛陀開示,深感慚愧,向佛陀懺悔過錯,求請成為佛陀的弟子。

佛陀接受他們的請求,二百位婆羅門如願出家,成為沙門。

2025062906381034

和默王及所有大臣請佛陀住在城中,接受供養。

佛陀與比丘眾在城中為人民說法一個月之後離開,和默王從此以後,以佛法治國,人民安康,國運興隆。

出自佛光大藏經 本緣藏—節譯自《法句譬喻經》

(完結)

結語:

佛陀慈悲救世,悲憫眾生被邪說所惑,決意阻止和默王殺生祭天。

以正法導引迷途,用智慧破除愚癡,挽救無辜生命,顯示佛法不殺、尊重眾生之精神,令世人覺醒回歸正道。

佛法如光,照破無明,救眾生於苦海,顯示慈悲與智慧的真實力量,利益一切有情。

圖:AI

文:佛光山電子大藏經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

讚! (1)
以前的 29 6 月, 2025 2:42 上午
下一個 29 6 月, 2025 2:53 下午

相關推薦

  • 佛教故事:藥局夥計苦讀《楞嚴》 定中超度冤親亡魂

    佛號蘊含著佛法的智慧與慈悲,念佛時專注於佛的功德,有助於提醒自己斷惡修善、放下煩惱,逐漸向「佛」 的覺悟境界靠近。

    11 6 月, 2025
    1100
  • 善心蘋緣:小村樹下的溫暖奇蹟

    善良是一種力量,種什麼心,就收穫什麼果。善有善報,是自然的法則。

    21 6 月, 2025
    500
  • 《白象示現點迷津 癡兒頓悟證真如》

    本故事取材於民間流傳的普賢菩薩應化事蹟,講述宋代一位名叫「憨兒」的癡傻少年,因緣際會得普賢菩薩點化,從愚鈍無知到覺悟心性的歷程。故事中,菩薩化現為白象與老和尚,以方便善巧破除憨兒的執著,揭示「眾生皆有佛性,唯因迷悟不同」的真理,彰顯普賢菩薩「恆順眾生、隨機度化」的大悲精神。

    26 6 月, 2025
    600
  • 《觀世音菩薩的千年演變:從佛經起源到文化象徵的慈悲之路》

    本文探討觀世音菩薩的由來故事,從佛教經典《悲華經》記載的起源說起,闡述不眴太子發願救度眾生獲賜名的歷程。隨佛教傳播,觀世音菩薩形象由印度佛教中的男性,演變為漢傳佛教的女性,此轉變與中國傳統文化中母性崇拜緊密相關。其職能亦從救苦救難擴展至賜子送福、護佑平安等。同時,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精神深刻影響中國文化藝術,在繪畫、雕塑及文學作品中皆有體現,展現出跨越千年、融合宗教與民間信仰的豐富內涵 。​

    25 6 月, 2025
    500
  • 奉佛修慈 以德報怨

    真正的布施不僅是財物的給予,更是一顆慈悲、包容與智慧的心。

    29 6 月, 2025
    1100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聯絡我們

2025060517175176

在線諮詢:line交談

加入好友:line官方

工作時間:週一至週五,9:30-18:30,假日休息

首頁
因果見聞
素食餐廳
熱門貼文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