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世時,有一位和默國王,因為國家位於邊境,所以不曾見過佛陀,也不知道佛法,平時事奉婆羅門,被外道邪術蠱惑,全國信仰邪教,常以殺生作為祭祀。
有一天,和默王的母親國太夫人生病,臥病在床,和默王找了許多醫師看病,吃了許多湯藥,都無法痊癒,於是又請了外道聖女到太夫人的處所作法袪病,一樣不見成效。
如此將近一年,和默王更進一步召集國內二百位婆羅門入宮,施設各種飲食供養之後,對婆羅門說。
「我的王母國太夫人生病許久,不知道什麼緣故,一直無法痊癒,你們足智多謀,知道天文地理,擅長占相卜算,看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請你們明確的告訴我如何作,可以讓國太夫人病癒。」
婆羅門說:「這是因為日月星宿倒錯,天地陰陽失調所導致,所以國太夫人才會久病不癒。」
和默王問:「那要如何作才可以去除這災病,令國太夫人痊癒呢?」
婆羅門回答:「要在城外找一處平整乾淨的地方,設置祭壇,祭祀天地山川、日月星宿。」
「祭祀時要用各種不同種類的牲畜一百頭,並需要一位童男小孩,將他們殺了祭祠上天,而國王你須親自將太夫人帶到祭祠現場,為太夫人跪拜請命,如此太夫人的病才可能痊癒。」
和默王馬上依照婆羅門的說法,命人置辦所有祀祠的祭品。
祭祀當天,和默王命人驅趕所有要當祭品的象、馬、牛、羊等一百頭牲畜,及即將被獻祭的小孩,從東門出城,要到城外祭壇祭祀上天。
一路上,牲畜害怕鳴叫,獻祭小孩的哭聲,震動天地。
佛陀大慈大悲,普濟眾生,悲愍和默王的愚癡無明,為了一個人的生命,興生惡心,要犧牲殘殺眾多生命。
於是佛陀帶領比丘眾,前往和默國,在東城門的路上遇到和默王及二百位婆羅門,和正被驅趕要獻祭的牲畜。
和默王遙見佛陀就像太陽從東方而現,像十五的滿月般圓滿光明,照耀著天地。
所有看見佛陀的人民,無不心生敬愛,而被當作祭品的牲畜與小孩,心中祈願佛陀能救他們脫離此厄難。
和默王命令隊伍停下來,下車走到佛陀的面前,合掌向佛陀問訊禮拜。
佛陀問他們要去那裡,和默王回答:「國太夫人生病良久,看遍所有良醫,請了無數的神明作法,都沒有用。今天打算出城祭祀天地日月,為國母太夫人請命,希望可以祛病延壽。」
佛陀告訴和默王:「請聽我一言。」
「世人想要得到米穀食物,應該要努力耕種。」
「想要得到大富大貴,應該要力行布施。」
「想要得到長命百歲,應該要修持慈悲。」
「想要得到智慧,應該要博學多聞。」
「圓滿具足這四件事,可以隨其所種的福因,自能得到好的果報。」
「大王啊!富貴的人家,是不會貪著貧賤人的食物。」
「諸天以七寶為宮殿,衣食美好,自然而有,豈會捨棄天人的甘露飲食,來吃人間粗糙污穢的食物呢?」
「荒淫無道的祀祠,以邪法為正法,以殺生而求生,實是遠離求生之道啊!」
「你為什麼要為一個人的生命,而殺害眾多生命呢?」
佛陀說完,全身放大光明,明亮照耀天地,三途八難的眾生,無不歡喜,各得其所,身心清淨平和。
和默王聽聞佛陀所說妙法,又看見佛陀示現的大光明,當下信解,心大歡喜,得入佛道。
生病的國太夫人聽聞佛法,身心愉悅,所患病疾即刻消除。
二百位婆羅門看見佛陀光明法相,又聽佛陀開示,深感慚愧,向佛陀懺悔過錯,求請成為佛陀的弟子。
佛陀接受他們的請求,二百位婆羅門如願出家,成為沙門。
和默王及所有大臣請佛陀住在城中,接受供養。
佛陀與比丘眾在城中為人民說法一個月之後離開,和默王從此以後,以佛法治國,人民安康,國運興隆。
出自佛光大藏經 本緣藏—節譯自《法句譬喻經》
(完結)
結語:
佛陀慈悲救世,悲憫眾生被邪說所惑,決意阻止和默王殺生祭天。
以正法導引迷途,用智慧破除愚癡,挽救無辜生命,顯示佛法不殺、尊重眾生之精神,令世人覺醒回歸正道。
佛法如光,照破無明,救眾生於苦海,顯示慈悲與智慧的真實力量,利益一切有情。
圖:AI
文:佛光山電子大藏經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