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說個常見的畫面啊!
早市裡賣活魚活蝦的攤子,水裡的小傢伙蹦來蹦去,有的被撈上來還拼命掙扎,買的人挑挑揀揀,只想著「這條燉湯鮮」「那隻油炸香」,誰沒注意過牠們眼睛裡的慌張?
其實啊,動物跟人一樣,都怕疼、都想活著,你今天抬手放牠一條生路,說不定哪天你遇著難事,上天就會給你留個轉圜的餘地。
我認識個王阿姨,從前也愛買活雞活鴨回家宰,後來有次在水產市場,看見一隻小烏龜被裝在小網裡,爪子不停扒拉,眼睛圓溜溜地望著她。
她心頭一軟就買下了,跑到河邊輕輕放進水裡。那小烏龜沒立刻走,還在水邊轉了兩圈才游遠。
就從那以後,王阿姨養成了放生的習慣,每月都去買些小魚小蝦、泥鳅田螺,到水質好的河邊放了。
去年王阿姨出門買菜,過馬路時沒注意後面的電動車,眼看就要撞上,那騎車的小伙子突然刹住車,車子滑出去半米,人卻沒摔著,王阿姨也嚇得後退一步躲開了。
事後小伙子說:「不知道咋回事,剛才眼跟前好像晃了一下,手就本能地捏緊了剎車。」
王阿姨後來跟我說:「我總覺得,是那些被我放過的小生命,悄悄幫了我一把。」
再說吃眾生肉這事 —— 你可能會說「我不吃活的,買殺好的總行吧?」
可你想想,那些肉從來不是「天生就是肉」,它背後也是一條活生生的命啊!
從前我有個同事,無肉不歡,頓頓離不開排骨、燒雞,後來總覺得胃不舒服,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飲食太油膩,讓他多吃素。
他試著減少吃肉,慢慢發現精神好了,胃也不鬧毛病了,後來還跟著朋友去放生,現在見著活蹦亂跳的小動物,連碰都不捨得碰了。
其實啊,「放生路」不是什麼玄乎的事,就是咱心裡的一點善意。你放一條魚回到水裡,牠能繼續游動;你放一隻鳥飛回天空,牠能繼續歌唱;你不為了口腹之欲傷害牠們,牠們就不用在恐懼中結束生命。
咱常說「善有善報」,這善報不是立馬就能看見的。
可能是你遇難時的一個巧合,可能是你身體的一份健康,也可能是你心裡的一份踏實。
你想想,要是人人都能少買一隻活雞、少殺一條活魚,多放一次生、多吃一口素,這世界不就少了些慘叫,多了些生機嗎?
今天你憐憫地放牠一條生路,來日你真遇著坎兒了,上天也會憐憫地給你開一扇窗。
畢竟生命都是相互的,你對牠們好,你放生一條物命,福氣遲早會回到你身上!
感言:
其實不用把“放生護生” 想得多複雜。
它不是非得扛著大桶去河邊,也不是要花多少錢,就是心裡多留一點軟地兒。
王阿姨當初救那隻小烏龜時,也沒想着日後能躲過險情;我同事開始少吃肉時,也只是想讓胃舒服點。
可你看,那些對生命的憐憫,最後都變成了回饋:是馬路邊及時的剎車,是不用再吃胃藥的踏實,是看見小動物蹦跳時心裡的暖。
咱普通人沒多大本事,但至少能做到。
逛菜市場時,別盯著活蹦亂跳的魚蝦說 “要這條”;看見流浪貓狗時,要是方便就遞口糧,不方便也別驅趕;朋友約着吃野味時,咱勸一句 “這東西活著也不容易”。
這些小事,說白了就是 “放牠們一條生路”。
別覺得這沒用,生命從來都是相互的。
你今天不為口腹之欲傷害牠們,明天生活給你出難題時,就可能多一個轉彎的機會。
你今天對小生命多一分憐憫,明天就可能在你想不到的地方,遇著幫你的人。
說到底,放生放的不只是動物,更是咱心裡的善意。
留的也不只是牠們的生路,更是我們自己的福路。
日子長著呢,對生命好點,總沒錯。
畢竟,誰不盼著自己走夜路時有燈,遇難時有幫手呢?
這份對生命的善意,就是照亮咱自己路的那盞燈啊!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