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牠一條活路,就是給自己留條後路 —— 放生護生的暖心真事

放生從非玄乎事,而是一份簡單善意,今日放動物生路,來日自己遇難或有轉圜,畢竟生命相互,對牠們好,福氣遲早會回到自己身上。

我們先說個常見的畫面啊!

早市裡賣活魚活蝦的攤子,水裡的小傢伙蹦來蹦去,有的被撈上來還拼命掙扎,買的人挑挑揀揀,只想著「這條燉湯鮮」「那隻油炸香」,誰沒注意過牠們眼睛裡的慌張?

2025091614564318

其實啊,動物跟人一樣,都怕疼、都想活著,你今天抬手放牠一條生路,說不定哪天你遇著難事,上天就會給你留個轉圜的餘地。

我認識個王阿姨,從前也愛買活雞活鴨回家宰,後來有次在水產市場,看見一隻小烏龜被裝在小網裡,爪子不停扒拉,眼睛圓溜溜地望著她。

她心頭一軟就買下了,跑到河邊輕輕放進水裡。那小烏龜沒立刻走,還在水邊轉了兩圈才游遠。

就從那以後,王阿姨養成了放生的習慣,每月都去買些小魚小蝦、泥鳅田螺,到水質好的河邊放了。

去年王阿姨出門買菜,過馬路時沒注意後面的電動車,眼看就要撞上,那騎車的小伙子突然刹住車,車子滑出去半米,人卻沒摔著,王阿姨也嚇得後退一步躲開了。

事後小伙子說:「不知道咋回事,剛才眼跟前好像晃了一下,手就本能地捏緊了剎車。」

王阿姨後來跟我說:「我總覺得,是那些被我放過的小生命,悄悄幫了我一把。」

再說吃眾生肉這事 —— 你可能會說「我不吃活的,買殺好的總行吧?」

可你想想,那些肉從來不是「天生就是肉」,它背後也是一條活生生的命啊!

從前我有個同事,無肉不歡,頓頓離不開排骨、燒雞,後來總覺得胃不舒服,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飲食太油膩,讓他多吃素。

他試著減少吃肉,慢慢發現精神好了,胃也不鬧毛病了,後來還跟著朋友去放生,現在見著活蹦亂跳的小動物,連碰都不捨得碰了。

其實啊,「放生路」不是什麼玄乎的事,就是咱心裡的一點善意。你放一條魚回到水裡,牠能繼續游動;你放一隻鳥飛回天空,牠能繼續歌唱;你不為了口腹之欲傷害牠們,牠們就不用在恐懼中結束生命。

咱常說「善有善報」,這善報不是立馬就能看見的。

可能是你遇難時的一個巧合,可能是你身體的一份健康,也可能是你心裡的一份踏實。

你想想,要是人人都能少買一隻活雞、少殺一條活魚,多放一次生、多吃一口素,這世界不就少了些慘叫,多了些生機嗎?

今天你憐憫地放牠一條生路,來日你真遇著坎兒了,上天也會憐憫地給你開一扇窗。

畢竟生命都是相互的,你對牠們好,你放生一條物命福氣遲早會回到你身上!

2025091614530654

感言:

其實不用把“放生護生” 想得多複雜。

它不是非得扛著大桶去河邊,也不是要花多少錢,就是心裡多留一點軟地兒。

王阿姨當初救那隻小烏龜時,也沒想着日後能躲過險情;我同事開始少吃肉時,也只是想讓胃舒服點。

可你看,那些對生命的憐憫,最後都變成了回饋:是馬路邊及時的剎車,是不用再吃胃藥的踏實,是看見小動物蹦跳時心裡的暖。

咱普通人沒多大本事,但至少能做到。

逛菜市場時,別盯著活蹦亂跳的魚蝦說 “要這條”;看見流浪貓狗時,要是方便就遞口糧,不方便也別驅趕;朋友約着吃野味時,咱勸一句 “這東西活著也不容易”。

這些小事,說白了就是 “放牠們一條生路”。

別覺得這沒用,生命從來都是相互的。

你今天不為口腹之欲傷害牠們,明天生活給你出難題時,就可能多一個轉彎的機會。

你今天對小生命多一分憐憫,明天就可能在你想不到的地方,遇著幫你的人。

說到底,放生放的不只是動物,更是咱心裡的善意。

留的也不只是牠們的生路,更是我們自己的福路。

日子長著呢,對生命好點,總沒錯。

畢竟,誰不盼著自己走夜路時有燈,遇難時有幫手呢?

這份對生命的善意,就是照亮咱自己路的那盞燈啊!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

讚! (0)
以前的 2小時前
下一個 13 6 月, 2025 12:53 上午

相關推薦

  • 《跨越時空的報應:從漢代削藩慘劇到唐代人面瘡奇談》

    兩則故事跨越時空,前者展現政治鬥爭中私怨釀成的悲劇,後者透過奇幻情節揭示因果循環。故事警示世人,舉止言行皆有因果,名聞利養易惑人心,唯有時刻謹慎修持,方能避免禍患。

    23 6 月, 2025
    1400
  • 一碗白飯的佈施回響

    「施比受更有福」 的核心,在於倡導一種以奉獻為樂、以助人為榮的生活態度。

    它超越了簡單的物質交換,指向人類內心對愛、意義和連結的深層需求。

    無論是從宗教教義、文化傳統或心理學研究來看,「給予」 都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途徑。

    當我們照亮他人時,自身也會沐浴在光芒之中。

    3 6 月, 2025
    1900
  • 受持淨戒 功不唐捐

    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兩位光明照耀夜空的天人來訪,聽法後頂禮而去。

    隔日,阿難請問佛陀他們的因緣,佛陀解釋:他們前世是兩位婆羅門,在迦葉佛時代曾一同受持八關齋戒,一位發願生天,另一位願作國王。但發願生天者因破戒(過午食)而墮為龍族;發願作王者持戒清淨,今世為人王。

    後來,龍以柰果相助人王,並表示願再持齋修行。人王助龍取得八關齋文,龍修行精進,死後生天;人王亦再次修齋,死後也升天。昨夜來聽法的天人,正是這二人。佛陀言:他們已得須陀洹果,未來將證涅槃。

    28 6 月, 2025
    1500
  • 當色字化作利刃,誰能躲過命運的絞殺?

    沉溺 “色” 渊,利刃已抵咽喉,正是「色字頭上一把刀」。

    9 6 月, 2025
    800
  • 虐待母親,雷殛夫婦

    孝順是中華民族數千年傳承的文化基因,其本質是 “愛” 的表達。

    愛,既包含對長輩養育之恩的回報,也體現人類對親情與溫暖的本能追求。

    在當代社會,我們需以理性與包容的態度詮釋孝順,讓這一美德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成為連結家庭與社會的溫情紐帶。

    4 6 月, 2025
    1700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聯絡我們

2025060517175176

在線諮詢:line交談

加入好友:line官方

工作時間:週一至週五,9:30-18:30,假日休息

首頁
因果見聞
素食餐廳
熱門貼文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