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無因果的提婆達多

這是佛教業力論的核心信仰之一。即使外表看來行善未必立即得報,作惡也未必馬上受罰,但因果成熟有其時機(即「業熟異時」),果報終不落空。

「愚癡的人……不知有報,才妄言無善惡果報。」

我親自聽佛陀這麼說:

那時,佛陀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五百個大比丘眾在一起。

當時,提婆達多曾經誘拐五百名比丘,另立教團,破和合僧;又曾經想要殺害佛陀,以大石頭傷佛的腳趾;教唆阿闍世太子幽禁其父王致死;又以拳殺害證得羅漢的蓮華色比丘尼。

2025062806305228

造這些惡業,卻在大眾中說:「甚麼地方有惡?惡從那裡生?誰造此惡,而受報應呢?我沒有造作這些惡事,卻遭受報應呀!」

那時,有許多比丘,進入羅閱城乞食,而聽到這些話。

2025062806324771

聽說提婆達多,在大眾中說:「甚麼地方有惡?惡從那裡生?誰造此惡,而受報應呢?」

當時,眾多比丘乞食後,收取衣?,將尼師壇(臥具)放在右肩上,便到世尊所住的地方,頭面禮足向世尊頂禮,然後退坐一邊。

眾多比丘就向世尊說:「提婆達兜愚人,在大眾中說:『為什麼造惡的人,沒有災殃?造福的人,沒有福報呢?可見並沒有人會受善惡的報應。』」

那時,世尊告訴比丘們:「有惡、有罪,善惡的行為,都有報應。假使提婆達多愚人,知道有善惡報應的話,他便會覺得沒有希望、憂愁苦惱不快樂了;沸血便會從他的臉上七孔噴出。因為提婆達多尚不知有善惡果報,所以在大眾中,才這樣說:『沒有善惡果報,為惡的人不會有災殃,作善事的人有不會有福報。』」

2025062806341375

當時,世尊便說此偈語:

「愚痴的人,應當自己審察明白,造諸惡業,是不會有福報的;我今已能了解善惡受報應的事了。」

「像這樣!比丘們!應當要遠離那些惡業,而造作福業,不會厭倦。比丘們!應當要如此學習!」

當時,比丘們聽聞佛陀所說的法,都歡喜信受奉行!

出自佛光大藏經 增一阿含經卷第五

圖:AI

文:佛光山電子大藏經

結語:這段經文提醒我們,善惡有報,絲毫不爽。應遠離惡行,勤修善業,自淨其意,精進不懈。依佛教誨,行於正道,方能離苦得樂,走向覺悟之路。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

讚! (0)
以前的 28 6 月, 2025 2:17 下午
下一個 28 6 月, 2025 2:49 下午

相關推薦

  • 從無神論到信因果:退休老人的地府夢遊記,驚醒世人「多行善,避後苦」

    很多時候,我們對「因果」的輕慢,只是因為沒見過「惡報」的慘狀;一旦親身體會,才懂「敬畏」二字的重量。

    地獄的苦,從不是「死後才面對」的恐懼,而是「生前不積善」的必然。

    而平安的福,也從不是「僥倖得來」。

    而是「時時行善」的積累。

    24 9 月, 2025 因果見聞錄
    400
  • 從石頭到繁花:心靈成長之旅

    善行不會白費,它們會在你心中開出美麗的花朵,改變你的世界。

    21 6 月, 2025
    800
  • 《智者龜王:救人不言利,授道勝珠玉》

    幫助別人不是為了回報,而是出於慈悲。真正的力量是溫柔的力量。

    21 6 月, 2025
    400
  • 回魂夜的懺悔,照見「孝道」與「因果」的真實

    從來不是「老人言」嚇人,而是那些被忽視的孝道虧欠,遲早會以最痛的方式償還。

    孝順從來不是「死後補償」,而是活著時的每一次體貼。

    因果也從不是「死後算帳」,而是每個選擇背後的即時回應。

    26 9 月, 2025
    1510
  • 貧村托缽奇緣:一碗施飯蘊無量福報

    布施不是看你有多少,而是看你有沒有一顆願意給的心。

    善意,善行,是一種可以繁殖的福報。

    21 6 月, 2025
    1100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聯絡我們

2025060517175176

在線諮詢:line交談

加入好友:line官方

工作時間:週一至週五,9:30-18:30,假日休息

首頁
因果見聞
素食餐廳
熱門貼文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