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鳥的智慧

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向比丘們講述一個譬喻:

過去有隻小鳥羅婆被老鷹捉住,哭訴自己離開父母庇護才遭此難。老鷹傲慢地讓牠返回「田埂上」自認為安全的地方。羅婆躲入石塊下,老鷹憤怒猛撲,撞石而死。羅婆歡喜,讚嘆智慧勝過蠻力。

佛陀藉此教導比丘:離開修行本分與正念,就像離開父母的庇護,會陷入五欲境界(色、聲、香、味、觸)而生災禍;唯有安住於「四念處」(身、受、心、法),才是安全之地。

比丘們聽聞佛說,歡喜信受,立志奉行佛法。

我親自聽佛陀這樣說:

在某一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比丘們:「過去世有一隻小鳥,名叫羅婆,不幸被老鷹捕捉。

2025062907352322

老鷹捉住小鳥,飛到天空中。小鳥在空中哭叫著說:『我沒有想到會遇到這樣的災難,我離開父母的庇護,只想著到處遊玩,才會遭受此難。為什麼我今天會被老鷹捉住,不得自由自在?』

老鷹對羅婆說:『你要處在什麼境界才能夠自由自在?』

羅婆回答到:『田埂上就是我的家,在那裏誰也對我無可奈何,因為那裏有我的父母的庇護。』

「老鷹傲慢的說:『我就放你到田埂上去,看你是否能夠脫身?』

羅婆於是得以從鷹爪之下解脫出來,牠躲在田埂上的大石塊下,過了一會,又出現在大石塊上,以咄咄逼人的氣勢向老鷹挑戰。」

「老鷹大怒:『你不過是一隻小鳥,竟敢與我鬥!』

老鷹憤怒到了極點,集中氣力,飛快地朝著小鳥猛力衝去,不料羅婆又躲在大石頭之下,老鷹因憤怒而用力過猛,重重地撞擊在堅硬的石塊上,碎屍八塊,當場死亡。」

2025062907354478

「此時,羅婆躲在石塊底下,仰頭說了一首偈:

老鷹用力撲來,我在家中防備,

憤怒的老鷹用力過猛,粉身碎骨,

我巧妙地運用智慧與環境,柔弱勝剛強。

降伏讎敵我心中十分歡喜,自我欣賞智慧的力量。

不管你如何兇惡愚蠢,即使是有千百條龍象的神通力,

但還是不及我智慧的十六分之一,

請看我用絕妙的智慧,消滅了兇狠的老鷹。

2025062907381550

「比丘!就拿這鷹鳥來說吧,由於愚癡,離開親生父母的庇護而去其他地方雲遊,導致這樣的災難。

你們比丘應該這樣做,在自己的境界所行之處,應該善於守持,要遠離其他境界,就應該修學。」

「比丘!所謂其他境界、其他之處,就是五欲境界:眼睛看見合意、可愛、念念不忘的美色,心被美色吸引而執著;耳朵聽聞聲音、鼻子嗅香氣、舌頭品嚐美味、身體接觸柔軟都感到合意、可愛、念念不忘,心被接觸的對象所吸引而執著,這就叫做比丘的其他之處、其他境界。

比丘!所謂自身處於父母境界,就是四念處

哪四種念處呢?

就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比丘!

在父母境界內可以自由自在地雲遊,要做到遠離其他之處、其他境界,就應該修學!

佛陀說完了這段經文,比丘們聽聞佛陀說的教法後,心中十分歡喜,決心今後奉行佛法

2025062907374689

出自佛光大藏經 雜阿含卷第二十四、如來所說誦

結語:佛陀以小鳥羅婆智勝老鷹的譬喻,教導比丘們守護正念、安住於四念處,遠離五欲誘惑。唯有回歸自心、依止正法,才能遠離危難,成就自在與解脫。

圖:AI

文:佛光山電子大藏經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

讚! (2)
以前的 29 6 月, 2025 2:53 下午
下一個 29 6 月, 2025 3:57 下午

相關推薦

  • 受持淨戒 功不唐捐

    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兩位光明照耀夜空的天人來訪,聽法後頂禮而去。

    隔日,阿難請問佛陀他們的因緣,佛陀解釋:他們前世是兩位婆羅門,在迦葉佛時代曾一同受持八關齋戒,一位發願生天,另一位願作國王。但發願生天者因破戒(過午食)而墮為龍族;發願作王者持戒清淨,今世為人王。

    後來,龍以柰果相助人王,並表示願再持齋修行。人王助龍取得八關齋文,龍修行精進,死後生天;人王亦再次修齋,死後也升天。昨夜來聽法的天人,正是這二人。佛陀言:他們已得須陀洹果,未來將證涅槃。

    28 6 月, 2025
    1500
  • 黃金鋪就弘法路 祇樹園成渡人舟

    當你願意為善行付出,別人也會被你的真心感動,一起做好事!

    21 6 月, 2025
    200
  • 《以身代鴿:薩埵王子無上慈悲救難記》

    慈悲心至極處可無我,捨己為眾是菩薩精神的核心。

    21 6 月, 2025
    600
  • 溫柔巨獸的犧牲與救贖:小白象的森林奇緣

    真正的善良是無私的奉獻,不只為自己,也為眾生著想。愛心能感化他人。

    21 6 月, 2025
    400
  • 素食對人類的好處──佛教與科學的雙重視角

    本文從佛教與科學雙重角度出發,探討素食對人類的諸多好處。

    在佛教中,素食體現了「慈悲不殺」的根本精神,是實踐五戒、累積福報與消除惡業的重要方式,有助於修行清淨、遠離輪迴。

    佛陀強調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食肉即斷大悲之根,導致惡業纏身。

    另一方面,現代科學研究也證明素食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與肥胖風險,並可促進心理健康與延長壽命。此外,素食對減緩氣候變遷、保護水資源與森林也具有顯著意義。

    本文強調,素食不僅對個人身心有益,也是對地球與一切生命的慈悲選擇,是現代人實踐健康、環保與靈性提升的重要生活方式。

    20 6 月, 2025
    2500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聯絡我們

2025060517175176

在線諮詢:line交談

加入好友:line官方

工作時間:週一至週五,9:30-18:30,假日休息

首頁
因果見聞
素食餐廳
熱門貼文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