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施一分善,多獲十重福》

佛陀以樹種子與樹蔭為比,解釋小小的布施能成就大福

有一次佛和阿難從舍衛提城到婆羅門城,當時婆羅門城王信仰外道。

聽說佛要來,就下了一道命令:給佛食物或者和佛說話都要罰五百文錢。

佛一來,進到城裹乞食,全城的人都把門關起來,佛和阿難空手出來。

看到一個老婢拿著破碗,裝著已經發臭的洗米水,出來倒掉。

她看到佛莊嚴的相貌,拿著空缽走來,想要布施。

佛知道她的心意,就把缽拿出來,老婢很誠心地拿來布施,佛接受了,就對阿難說。

「這老婢肯布施,將來十五劫中,在天上人間受福快樂無窮,不墮落惡道,後來能得男身,出家修行,成辟支佛。」

《多施一分善,多獲十重福》

旁邊有一個婆羅門聽到了,就對佛說:「你是淨飯王的太子,怎麼為了得到食物而說妄語?」

佛立刻把舌頭伸出來,不但蓋住整個臉而且一直到頭髮邊,說:「你看過像這樣的人說妄語嗎?」

婆羅門說:「如果舌頭能蓋住鼻子都不會說妄語,何況舌頭可蓋到頭髮邊呢?」

就生信心,而對佛說:「我真不了解為什麼小小的布施能得到那麼多的福報?」

佛就告訴他說:「你曾經見過什麼希奇的事嗎?」

婆羅門說:「我曾經見過尼拘陀樹的樹蔭能遮蓋五百輛車。」

佛問:「樹的種子有多大?」

他回答說:「只像芥子的三分之一大。」

佛又說:「誰相信?」
婆羅門說:「我親眼見到的不是亂說的,這是事實。」

佛說:「我看到這女子誠心供養佛,所以能得大福報;也像這棵樹種子小而樹蔭大。」

當時婆羅門心裏開悟,向佛懺悔。佛為他說法,得須陀洹果。

他立刻舉手,大聲向全城的人說:「妳們大家!甘露門開怎麼不出來?」

大家聽了,都拿五百文錢給王,請佛來供養,王就取消命令,和各大臣一起歸依佛,佛為他們說法,都得道果。

由這段因緣可知道,如來所說的沒有虛妄,善惡果報一點也不錯,眾生都應當相信。

(明倫月刊96期)

圖:AI

文:佛教小故事

結語:老婢以至誠施臭米水,得十五劫福報,恰如尼拘陀種子雖小,蔭蔽五百車。佛以舌相證真語,點醒布施不在多寡,貴在虔誠。善因雖微,果報深廣,信之行之,終入甘露門。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

讚! (2)
以前的 17 6 月, 2025 11:03 下午
下一個 17 6 月, 2025 11:44 下午

相關推薦

  • 為何你總是千般不順?

    要相信,這個世界的美好一面,善良的一面。

    人要是能一心看到好處的話,就活在天堂之中,內心光明的氣場就多。

    如果一心找茬的話,就活在地獄之中。

    人的念頭,尤其是知見,影響一個人的命運。

    12小時前
    100
  • 《維摩丈室談不二 文殊問疾顯圓融》

    維摩詰居士示現疾病,釋迦牟尼佛遣文殊菩薩前往問疾。兩大智者於丈室中論法,以「無病無非病」「眾生疾即菩薩疾」等妙語,闡述「不二法門」:生死與涅槃、煩惱與菩提本無分別,唯有離開對立見解,方能悟入如來實相。

    26 6 月, 2025
    300
  • 歷史記載的因果,因果報應,真實不虛

    因果報應、冤欠追討,因為含帶著仇恨情緒,所以追討的時候往往不是公平公正的。

    往往追討過度,又造新業,將來必須償還,於是惡性循環,冤冤相報不休無止。

    6 6 月, 2025
    2200
  • 如何用《地藏經》來指導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以《地藏經》為鏡,照見日常生活修行之路

    6 6 月, 2025
    1100
  • 未赴的櫻桃之約:從墮胎怨結到善道往生的贖罪路

    文中以未出世孩子的視角,講述其因父母為事業、自由等私利放棄生命,死後懷恨纏身,導致父母生活屢遭不順。

    後父母接觸佛法,以誦經、行善、立牌位等方式誠心懺悔,孩子漸釋怨恨。

    最終在佛菩薩加持下,孩子往生善道,並以自身經歷勸誡世人:勿因私念墮胎,應設身處地珍惜生命,承擔為人父母的責任。

    11小時前
    200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聯絡我們

2025060517175176

在線諮詢:line交談

加入好友:line官方

工作時間:週一至週五,9:30-18:30,假日休息

首頁
因果見聞
素食餐廳
熱門貼文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