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在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前,有一佛國,佛號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住世壽命四百千萬億阿僧祇歲。
彼時,有一婆羅門族之女,姿容端麗,心性純善,自幼篤信佛法,每日誦經禮佛,從不懈怠。婆羅門女之母悅帝利夫人,卻不信因果,常毀謗三寶,造作諸般惡業。
婆羅門女雖屢次勸母棄惡從善,然悅帝利夫人執迷不悟,終日與外道邪見之輩為伍。
一日,悅帝利夫人忽染惡疾,藥石無靈,不久便撒手人寰。
婆羅門女肝腸寸斷,日夜守在母親靈前,以淚洗面。
然她深知,母親生前造業深重,死後恐難投生善道。為救母親脫離苦難,婆羅門女遍訪高僧大德,詢問救母之法。
一得道高僧告誡她:“你母親罪業纏身,墮入惡趣之勢難免。唯有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威神無量,能救眾生脫離地獄之苦。你若能至誠懺悔,廣修供養,或可感動如來,救你母親出離苦海。”
婆羅門女聞言,心中燃起希望之火。
她毅然決然將家中田產、宅邸悉數賣掉,換得金銀財寶,廣求名香妙華、諸般供養之具。
她來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以無比虔誠之心,於佛前擺設供品,點燃香燭,頂禮膜拜。
她一邊禮佛,一邊發願:“願我以今日供養之功德,迴向給母親悅帝利夫人,願她能脫離惡道,永不受苦。若能得見母親安樂,我願盡未來劫,救度一切受苦眾生。”
禮佛完畢,婆羅門女因日夜操勞、悲傷過度,體力不支,竟於佛前沉沉睡去。
在夢中,她見到一位金身莊嚴的天人,天人慈悲地對她說:“善女子,你不必憂愁。因你至孝,又以無上供養禮敬如來,功德無量。你母親已蒙佛力加持,脫離地獄之苦,投生到天界享福去了。”
婆羅門女聞言,喜極而泣,當即向天人頂禮謝恩。
醒來之後,婆羅門女深信這是佛菩薩的慈悲示現。
她再次來到佛前,發下宏大誓願:“願我盡未來劫,若有眾生造作罪業,墮入惡趣,受種種苦難,我當以種種方便,救拔他們,令其解脫。若不先度脫罪苦眾生,令得安樂,得至菩提,我誓不成佛!”
此誓願一出,天地為之震動,十方諸佛皆讚歎不已。
從此,婆羅門女精進修行,累世累劫救度眾生。
後來,她便成為了眾所周知的地藏王菩薩,以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的宏大誓願,普度無邊眾生。
她的慈悲與願力,如同暗夜中的明燈,照亮無數受苦眾生的解脫之路,讓無量眾生得以離苦得樂,種下解脫的善因。
婆羅門女發願後,依舊日夜精進修行。
她時常進入冥想,在定中觀察眾生的苦難。
有一日,她在定中見到地獄之中,無數眾生因生前的貪嗔癡慢疑,造下殺盜淫妄酒等種種惡業,正在承受刀山火海、鋸解車碾等無盡痛苦。
眾生的哀嚎聲如驚濤駭浪般衝擊著她的心靈,讓她更加堅定了救度眾生的決心。
婆羅門女出定後,便開始四處遊歷,尋找救度眾生的方法。
她來到一個偏遠的村落,這裡的百姓因長期受到外道邪說的蠱惑,不信因果,多行惡事。
婆羅門女並不氣餒,她在村落中搭建草棚,每日為村民講述因果報應的道理,用種種善巧方便引導村民棄惡從善。
起初,村民們對她的言論不以為然,甚至有人嘲笑她、謾罵她。
但婆羅門女毫不介意,依然耐心地為村民們說法。
漸漸地,村民們被她的慈悲與堅持所感動,開始放下成見,認真傾聽她的講解。
在婆羅門女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信佛,勤修善業,村落的風氣也逐漸好轉。
婆羅門女明白,僅僅引導一個村落的人是遠遠不夠的,還有無數眾生在苦海中掙扎。
她繼續踏上旅程,每到一處,便以自己的慈悲和智慧,度化眾生。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阻礙,她都不曾動搖自己的誓願,始終堅定地走在救度眾生的道路上。
隨著婆羅門女不斷地救度眾生,她的威德和影響力越來越大。
越來越多的修行者被她的大願所感動,紛紛前來跟隨她修行,一起投入到救度眾生的事業中。
婆羅門女將自己所修學的佛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眾人,並根據每個人的根性和因緣,指導他們修行的方法。
在漫長的歲月中,婆羅門女和她的弟子們如同黑暗中的火炬,照亮了無數眾生的解脫之路。
她的慈悲心如同浩瀚無垠的大海,包容著一切眾生;她的願力如同金剛寶石,堅不可摧。
最終,她成就了無上正等正覺,成為了地藏王菩薩,以無量無邊的慈悲和智慧,永恆地守護著一切受苦眾生,踐行著自己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的宏偉誓願。
圖:AI
結語:婆羅門女發下宏願,化身地藏王菩薩,以無量慈悲救度苦難眾生。她堅守「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誓願,永遠護持眾生,引領他們離苦得樂,成就究竟菩提。她的慈悲與智慧,猶如黑暗中的明燈,照亮無邊苦海中的眾生,成為永恆的救苦救難者。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