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小城,有位幼兒教師,是單親母親,帶著幼小的女兒,與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日子清貧而寧靜。

誰知,女兒5歲那年,厄運降臨患了白血病。
一家人砸鍋賣鐵給孩子求醫,病情卻不斷惡化。醫生說,若不盡快給孩子做骨髓移植,後果將不堪設想。
幼師便想著把自己的骨髓給女兒,但醫院做配型化驗要八百元錢。
聽說骨髓捐獻中心化驗不要錢,幼師便來到捐獻中心化驗,心想,若是行就做手術,不行也省下了八百元錢。
結果,幼師的骨髓與女兒並不相配,卻與本城一名患有白血病的7歲男孩相配,於是,捐獻中心動員她給男孩捐獻。
幼師的家人一口回絕,理由很簡單,若是幼師在手術中出了什麼意外,女兒怎麼辦?一家老小怎麼辦?
男孩的父母得知這個消息,帶著孩子找到幼師家,跪地求她救命。
幼師一見男孩慘白的面容,潸然淚下,滿口應承。
由於人體幹細胞要增長到一定的數量才能進行移植,所以,手術前,醫生要給幼師用藥,促進幹細胞加速增長。
但這種藥物的副作用大,會引起發燒等症狀,所以,給藥的間隙拉的比較長。
幼師惦記著躺在病房的女兒,要求醫生縮短給藥進程。
於是,幼師在成天高燒40度的煎熬下,提前完成術前準備,順利地給男孩做了骨髓移植。
男孩的父母,為了感謝救命恩人,送了5萬元錢給幼師。幼師卻說什麼也不肯要。
她說,孩子術後的治療期還很長,錢應該花在給孩子治病上。男孩父母感激涕零,來到新聞單位反映這位品格高尚的女幼師。
新聞報導出來後,引起了很大反響,一些好心的市民,自發要給這位善良的年輕母親捐款。
一位來城裡打工的青年農民,也把自己辛辛苦苦攢下的三百元錢送來表示心意。
不料,幾天後,這位民工小伙子找上門來,不僅要把三百元要回去,還要向幼師借兩千元錢。
民工說,他在鄉下的父親,突然查出患了胃癌,現在醫院躺著,還差兩千多塊錢的手術費。
幼師的家人都說,遇上了騙子,說那小伙子分明是用三百元做釣餌來騙取更多的錢財。
他們叫幼師把三百元還給民工,再也不要搭理那種人。
幼師卻總覺得小伙子不像是坑蒙拐騙的角色,便來到小伙子說的那家醫院暗訪。
發現小伙子的父親的確住在醫院,的確剛剛查出了癌症,的確差兩千元手術費。
幼師連忙回家取了錢給小伙子,讓他父親及時做了手術。
時間一天天過去,盡管醫院、家人、朋友四處求援,適合給幼師女兒捐獻骨髓的人,始終沒有找到。
錢用完了,醫生搖頭表示無能為力了,幼師只好把女兒接回家,天天抱在懷裡,以淚洗面。
正當人財兩空的陰影一步步緊逼之際,小女孩卻一天天好轉起來,最後,居然完全康復了!

這件事,在當地又掀起軒然大波,血液病醫學專家蜂擁而來,希望能弄清楚白血病不治而癒的奧秘,但始終查不出原因。
醫學專家不得不承認,這是個奇跡!
因為,小女孩得的那種白血病,即便做了骨髓移植,也只有50%的生存率。
年輕幼師母親,雖身處困境,卻用她一顆純善之心,無私地奉獻出自己的血肉和錢財援救他人。
結語:
讀完這位幼師的故事,心裏像被溫暖的潮水漫過,又夾着幾分難以言喻的感動。
她的善,從不是順境中的淺淺施捨,而是陷在「女兒患白血病、家徒四壁」的絕境裏,依然不願辜負別人生命的執着。
她本是為省八百元化驗費,才走進骨髓捐獻中心,卻意外與陌生男孩配型成功。
面對家人「你出事了女兒怎麼辦」的勸阻,面對男孩父母的跪地請求,她看見男孩慘白的臉,便不顧後果應承下來。
術前用藥副作用讓她成天高燒 40 度,可惦記着病房裏的女兒,竟執意讓醫生縮短用藥進程。
這哪是簡單的「捐骨髓」?
是用自己的體力與擔憂,為兩個孩子扛住了風雨:一頭是自家女兒的期待,一頭是陌生男孩的生路。
更難得的是她的「不貪」與「信任」。
男孩父母送來 5 萬元感謝費,她推辭着說「錢該花在孩子治療上」,明明自家最缺錢,卻不讓善意沾染上半分功利。
民工小伙子要回捐款還借錢,家人都說是騙子,她卻執意去醫院暗訪,確認真相後連忙送錢。
她的善良從不盲目,卻永遠願意給「信任」留一條路,不讓生活的苦,磨掉心裏的軟。
最後女兒的奇蹟康復,說是「感天動地」,倒不如說是她一路積累的善,結出了最珍貴的果。

她從沒為「求報」而行善:捐骨髓時沒想過會有回饋,幫民工時沒盼着好處,可偏偏是這份不帶雜念的純善,讓醫生都無法解釋的「白血病不治而癒」降臨在女兒身上。
原來「善有善報」從不是空洞的話,而是你對世界釋放的每一分溫暖,終會以另一種方式回到你最在意的人身上。
這位幼師的故事,像一盞小燈,照見了困境裏最閃亮的選擇。
不是抱怨命運的不公,不是攥緊自己的難處不放手,而是哪怕自己站在風雨裏,也願意撐一把傘給更需要的人。
她告訴我們,善良從不是「有餘力才做的事」,而是哪怕力不從心,也不捨得丟掉的初心。
而這樣的初心,終會在某個瞬間,給你意想不到的奇蹟。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