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屠夫因為供僧而翻轉因果的故事

根據佛教導航記載,一屠夫為求放下屠刀而供養僧人,豈料僧人吃飯後一句佛法也未講,屠夫失望故續宰豬,死後墮地獄。

數千年後,地藏菩薩問苦眾是否曾行善,只見他低聲道出供養法師之事。

菩薩遂安排兩人轉世為好朋友,一又輪迴遣緝「善業負責」的真諦。

故事警醒布施之意應存誠心,否則亦為惡業之一。

從前有一個屠夫,有天突然心血來潮,想做點善事。

最後他決定供養村莊上的一位出家人。

為了請這位出家人應供,他特意買了新鍋新碗,以便確保所做出的菜為素菜。

2025071114075050

當這位出家人用餐時,屠夫很激動,心中默默地想:法師吃完飯後,如果他能為我講很好的法,我就放棄屠宰業,改行做其他事。

可吃完後,這位出家人一句話也未說,便離開了屠夫家。屠夫很失望,於是繼續殺豬,死後自然墮入地獄受苦。

幾千萬年過去了,一天地藏菩薩又到地獄救渡苦難的眾生。

他問道:『如果你們當中任何人若記得生前曾經還做過一件好事,請講來,以此因緣,必有得救之希望。』

地獄中受苦的眾生雖有無數,但鴉雀無聲,很長時間,都沒有一位能想起來過去曾做過一件好事。

最後那位屠夫開口道:『我倒是想起一件,但不知算不算一件好事。

我曾經供養過一位出家人,原希望他吃飯後向我講善法,我便發願不再殺豬。

可是他吃後一言不發就走了,於是我仍殺豬為業,死後便來此受苦,直到今天。』

地藏菩薩用他的智慧觀照,發現那位出家人已解脫,證得聖果。

地藏菩薩便問這位出家人,曾否受一位屠夫供養而未說法。

那位出家人非常慚愧地說:『確有此事。因為那時我是學習小乘教法的,只考慮自身的解脫,所以並未說法度眾生。

當時受人供養,並未替人家說法,現在想來還很不安。

為了了結這段因緣,我願意去人間再走一遭,度化那位曾經供養過我的屠夫。』

地藏菩薩很高興地讓他二人到同一個村莊轉世為人。

2025071114101552

屠夫照樣轉世為屠夫,而那位聖者則轉世為僧,但他二人卻是好朋友。

一天,這位出家人又拜訪他的屠夫朋友,但見肉店關了門。

敲開門後,見到屠夫垂頭喪氣的樣子,打聽後方知,屠夫因缺錢買豬殺,所以只能停業。

這位出家人說:『不用擔憂,我會借二百兩銀子給你做本錢,你可繼續營業殺豬,但只有一個條件,我要肉時,你得及時給我提供肉!』

屠夫一聽這條件,心想:我開肉店,自然什麼時候都有肉,這個條件很容易滿足,於是便答應了僧人朋友的要求。

這位出家人借給屠夫錢,屠夫照常營業,三年中無事。出家人從未上門要肉。

到了第四年,新繼位的皇帝是位虔誠的佛教徒,所以規定在六月十九觀世音菩薩聖誕日,全國禁屠三日,違者斬首。

正好在六月十九日,出家人非常急的來到肉店,要求屠夫給他一斤肉。

屠夫非常惱火:『你遲不來,早不來,偏偏在全國禁屠三日期間來要肉,這不是存心跟我為難!』

出家朋友說:『我們有言在先,我借錢給你的唯一條件是:我隨時要肉,你得隨時提供,今天我有急事要肉用,你怎可以不給肉呢?』

屠夫自知理虧,又無計可施,便問道:『你說怎麼辦?』

出家人說:『今天既然是全國禁屠日,宰殺任何動物都有殺頭之罪,我又急需肉用,我倒有一個折衷的辦法:現在我只需一兩肉,從你身上割下一兩肉即可。』

屠夫高叫道:『從我身上割下一兩肉?!難道我不痛?!』

出家人突然問道:『祇從你身上割下一兩肉,你就叫痛,那麼多豬被你無辜地屠殺了,難道它們就不痛嗎?』

屠夫猛然醒悟,於是他放棄了殺豬,而跟那位出家人出家修道,最後終於證了羅漢果。

2025071114071090

同樣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為了口腹之欲屠殺動物,因不知動物也有貪生怕死之心,更不知用酷刑宰殺動物時動物的慘狀。

如果我們設身處地為動物想一下,它們被宰殺時也像我們人類一樣,十分恐怖,痛苦不堪。如此觀想,悲心頓生,又怎忍心食其肉?

結語:

此故事警示世人,布施應懷誠敬之心,勿求回報。

若心存妄念,即便行善亦可能成惡,應以正念行持,方契佛法本懷。

圖:AI

文:佛教導航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

讚! (1)
贊助 微信 微信 支付寶 支付寶
以前的 11 7 月, 2025 9:51 下午
下一個 12 7 月, 2025 1:01 上午

相關推薦

  • 奉勸一般家庭主婦們,還是不要殺生拜拜的好,否則被你殺害的生靈,總有一天要向你討命債的

    在這個世界上,殺生的人太多,救生的人是太少了,人人都知道殺生,人人就都忽略了放生。

    因為殺生,你殺他,他也要殺你,互相報仇,互相製造五濁惡世這個輪迴,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

    6 6 月, 2025
    15710
  • 失仁孝,天挖心腸

    孝順,是中華文化中的重要倫理觀念,核心是指子女對父母及長輩的尊敬、奉養和順從。

    它不僅是一種道德規範,更是維繫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的基礎。

    4 6 月, 2025
    1000
  • 乾渴路上的生死抉擇:一則彰顯持戒護生精神的佛教典故

    眾生皆具情識、六道互為親屬的佛法義理,強調不殺生不僅是消極止惡,更要主動杜絕殺機

    23 6 月, 2025
    500
  • 《探尋快樂的坐標:何事最樂?》

    所謂的快樂都包含著苦的根源,真正的樂應該是無欲無求、寧靜清淨的道。

    17 6 月, 2025
    800
  • 天公示警,逆婦改過

    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媳婦孝順婆婆不僅能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也為下一代樹立良好的典範。

    3 6 月, 2025
    1200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聯絡我們

2025060517175176

在線諮詢:line交談

加入好友:line官方

工作時間:週一至週五,9:30-18:30,假日休息

首頁
帳戶
素食餐廳
熱門貼文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