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淨戒 功不唐捐

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兩位光明照耀夜空的天人來訪,聽法後頂禮而去。

隔日,阿難請問佛陀他們的因緣,佛陀解釋:他們前世是兩位婆羅門,在迦葉佛時代曾一同受持八關齋戒,一位發願生天,另一位願作國王。但發願生天者因破戒(過午食)而墮為龍族;發願作王者持戒清淨,今世為人王。

後來,龍以柰果相助人王,並表示願再持齋修行。人王助龍取得八關齋文,龍修行精進,死後生天;人王亦再次修齋,死後也升天。昨夜來聽法的天人,正是這二人。佛陀言:他們已得須陀洹果,未來將證涅槃。

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有一天夜晚,二位天人來到佛陀的處所,天人身上的光,將祇園照耀成一片金色。

佛陀為他們宣說佛法,天人心開意解,頂禮佛陀,回到天界。

2025062806105525

第二天,阿難請示佛陀:「昨晚的天人來覲見世尊,他們相貌威嚴,身上光明顯赫,不知過去修習什麼福德,得到如此美好果報?」

佛陀告訴阿難:「迦葉如來滅度之後,當時有二位婆羅門一起受持八關齋戒,其中一人祈求生天,另外一人求願作人中之王。

祈求生天的婆羅門,因為妻子的要求,而破「過午不食」的戒。

命終之後,祈求作國王的婆羅門,因持守齋戒圓滿,生在國王之家;祈求生天的婆羅門,因為毀破齋戒,而出生為龍。

當時有一位為國王看守果園的人,有一天,在園中的泉水裡,得到一粒奇特的柰樹果實,香味甘美,就將它送給常刁難他的看門人。

2025062806112765

看門人又將果實送給常推托障礙他的宦官,宦官又將柰果轉獻給夫人,夫人又呈獻給國王。

國王吃了柰果,覺得異常甘美,便問夫人:『你這果實是從何處得來?』

如此展轉推問,最後到了果園看守人身上。

國王告訴果園看守:『從今以後,要常送這種柰果上來,不可以中斷。』

果園看守稟告國王:『這柰果,是在泉水中無意間得到,要經常送呈,實在辦不到呀!』國王說:『你如果不能辦到,就砍了你的頭。』

果園看守回到果園中,憂愁懊惱,放聲大哭。

2025062806140657

泉池中的龍,聽到他的哭聲,化身為人,問他:『你有什麼事,為何哭的如此傷心?』

果園看守如實將事情告訴龍。

龍回到水中,將許多美味的柰果放在金盤上,交給果園看守人,告訴他:『你把這些柰果呈獻給你的國王,並且告訴他,我和他過去世都是梵志,曾經一起受持八齋戒,他因為持戒具足圓滿,今世成為人中之王;而我持戒不完整,所以生在龍族之中。我想要再次修持齋戒法,祈求捨棄龍身,請國王索取八關齋戒法給我。

2025062806142788

果園看守將柰果奉獻給國王後,將龍的囑咐告訴國王。

國王聽了之後,告訴大臣:『龍神向我求取八齋戒法,要仰賴你去取得,送給龍神。』大臣因父親指點,找到八關齋文。龍獲得八關齋文,受持齋戒,精勤奉行,命終之後,生在天宮。人王也再次修持齋法,命終生天,和龍共在一處為天人。

昨晚他們二人來到我的住處,聽聞佛法後,得到須陀洹果,最終將會得到涅槃。」

佛陀說法之後,當時所有與會的一切大眾,都歡喜奉行佛陀的教誨。

出自佛光大藏經 本緣藏──節譯自《賢愚因緣經‧二梵志受齋緣品》

圖:AI

文:佛光山電子大藏經

結語:持戒修行,福報自生;願力堅定,轉凡成聖。此故事啟示我們:行善不輕,破戒莫忽。善念一念,能決定未來無量生。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

讚! (0)
以前的 27 6 月, 2025 5:52 下午
下一個 28 6 月, 2025 2:37 下午

相關推薦

  • 遠離淫慾,千萬莫近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淫。同名淫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4 6 月, 2025
    600
  • 撥無因果的提婆達多

    這是佛教業力論的核心信仰之一。即使外表看來行善未必立即得報,作惡也未必馬上受罰,但因果成熟有其時機(即「業熟異時」),果報終不落空。

    「愚癡的人……不知有報,才妄言無善惡果報。」

    28 6 月, 2025
    600
  • 古代屠夫因為供僧而翻轉因果的故事

    一名屠夫為求放下屠刀而供養僧人,豈料僧人吃飯後一句佛法也未講,屠夫失望故續宰豬,死後墮地獄。

    數千年後,地藏菩薩問苦眾是否曾行善,只見他低聲道出供養法師之事。

    菩薩遂安排兩人轉世為好朋友,一又輪迴遣緝「善業負責」的真諦。

    故事警醒布施之意應存誠心,否則亦為惡業之一。

    11 7 月, 2025
    23700
  • 善心蘋緣:小村樹下的溫暖奇蹟

    善良是一種力量,種什麼心,就收穫什麼果。善有善報,是自然的法則。

    21 6 月, 2025
    500
  • 醜孩兒轉變端正之宿緣

    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時,救度一位因過去惡業而生相醜陋的男孩。佛陀以慈悲與神通化身引導他,以善念轉化心境,進而變得端正莊嚴,證得聖果,最終出家成為阿羅漢。佛陀並揭示其過去生為山神,曾以惡心恐嚇菩薩,故招感五百世醜報,後因懺悔才得度。

    2 7 月, 2025
    1100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聯絡我們

2025060517175176

在線諮詢:line交談

加入好友:line官方

工作時間:週一至週五,9:30-18:30,假日休息

首頁
因果見聞
素食餐廳
熱門貼文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