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蓮花女的故事

「人的身體都是由這些不淨之物湊合而成的,和塵世上其他東西一樣,都是虛幻不實的。」

「世間的美麗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的,青春易逝,人老了會變得像猴子一樣難看,死了會變為膿血腐肉,更是讓人害怕。」

「沒有靈魂的身體與泥土沒有甚麼區別。」

人們常說,人生百年如白駒過隙,無論多美的容顏也抵不住時光的侵蝕。

佛陀們也常說,塵世間的一切都是幻化出來的,不可久駐。

2025071108262365

所以世間的智者們一定不會為人的色身表象所迷惑,能放下者,修行的門就已經向他敞開了。

Table of Contents

佛度蓮花

釋迦牟尼佛在羅閱祇國的時候,城內有一名國色天香的風塵女子,名叫蓮華(蓮花),姿容舉世無雙。豪門子弟都很仰慕她,與她多有往來。

俗世的繁華與糜爛生活卻無法使蓮花得到心靈上的滿足,終於有一天,她厭棄了紙醉金迷的生活,決心捨棄浮華,進山出家。

蓮花走出城門,朝向釋迦牟尼佛所住的山中走去。

途中,她遇到一條清澈泉溪,她駐足在泉水邊飲水、洗滌,波光瀲灩的水面上映出了她沉魚落雁般的容貌。

蓮花不禁頓生悔意,自言自語道:「人生於世,難得這麼秀麗,為什麼不享盡榮華歡樂,而要去絕世出家呢?」

於是,她就轉身往回走。

釋迦牟尼佛知道度化蓮花的因緣已經成熟,就化作一名絕世端正的美少婦,蓮花的外貌比起美少婦來,只能像是翡翠旁邊放著的一塊光滑的小石子而已。

美少婦迎面向她走來。蓮花抬頭看到美少婦,為她的美貌萬分驚歎,於是上前問道:「姐妹你是從哪裡來?怎麼獨自行路?」

美少婦回答:「我從城中來,正在往回家的方向趕路,如果同路的話,待會兒咱們搭伴一起走吧。現在先到泉水邊休息一下如何?」

蓮花點頭同意,陪著美少婦走到泉邊閒聊。

這時,美少婦感到些許疲倦,就頭枕在蓮花的膝上閉上了眼睛小睡過去。

不一會兒,美少婦突然間死去,屍身迅速膨脹腐爛,體液外溢,遍身生蛆,發出腥臭味,牙齒和頭髮也脫落下來。

蓮花見狀異常恐懼,同時心想:好好的一個人,怎麼就這樣死了呢?

勝過花香的玉體怎麼轉眼間變成了腐爛的屍骨?

如此的美貌也如曇花一現般,她都這樣,我豈能免於無常?

看來還是要精進學道,才能不被世間的幻滅所困。

蓮花立刻起身,向著佛陀的精舍走去。

蓮花度惡少

釋迦牟尼佛在世間傳法的時候,拘薩城有一群不務正業的惡少,整日放浪形骸,在外遊蕩,專幹那些下流無恥的勾當,因此城中的女人們都不敢出門。

鄰國城內有一群修行有素的比丘尼,領頭者名叫蓮花,面貌端莊美麗,品慧功德超人,且已具足神通功能,很受眾人景仰。

在一個炎熱的夏日,鄰國的比丘尼們路過拘薩城,在城外林邊的河澗中洗澡,哪知被拘薩城的惡少們偷窺到了。

惡少們把她們的衣服全部偷走了,準備著要戲弄羞辱她們。

蓮花比丘尼早已將這一切洞察清晰。

她隨即運用神力度化他們。

蓮花把自己的兩顆眼球摘了下來,拋在惡少們面前,說:「如果你們所喜歡的女人沒有了眼睛,你們還能喜歡她嗎?」

她又取出腹部臟腑,血淋淋地堆滿一地,又把胳膊和腿折成好幾段,問道:「你們看我,還覺得哪一處漂亮呢?」

惡少們嚇得個個渾身顫抖,毛髮直豎。

蓮花比丘尼繼續勸誡他們:「人的身體都是由這些不淨之物湊合而成的,和塵世上其他東西一樣,都是虛幻不實的。」

「世間的美麗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的,青春易逝,人老了會變得像猴子一樣難看,死了會變為膿血腐肉,更是讓人害怕。」

「沒有靈魂的身體與泥土沒有甚麼區別。」

惡少們清醒了許多,趕緊歸還了諸比丘尼的衣服,並向蓮花叩頭請罪:「請原諒我們,我們太愚癡了,請救救我們吧!」

蓮花比丘尼將他們帶到釋迦牟尼佛陀面前。

佛陀的慈悲使他們深切悔悟,眾人紛紛皈依了佛陀,開始了虔誠的修行。

2025062806173339

從此,拘薩城的女人們再也不用害怕出門了。

(事據《法句譬喻經》《佛教因果故事》)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

讚! (0)
以前的 1天前
下一個 1天前

相關推薦

  • 地藏王菩薩感應故事

    地藏王菩薩靈感不可思議,祂的偉大願望承載著釋迦牟尼佛的囑託大任,地藏王菩薩要救度的不只是地獄眾生,還包含人間的有情眾生。

    和諸佛菩薩的願望一樣,要讓所有的人們都能解脫苦難、身體健康、橫事不入、衣食豐足、有願皆成,讓一切往生的眾生都能解脫惡道、往生極樂、享受無量福報。

    26 6 月, 2025
    600
  • 佛教故事:藥局夥計苦讀《楞嚴》 定中超度冤親亡魂

    佛號蘊含著佛法的智慧與慈悲,念佛時專注於佛的功德,有助於提醒自己斷惡修善、放下煩惱,逐漸向「佛」 的覺悟境界靠近。

    11 6 月, 2025
    1100
  • 善心蘋緣:小村樹下的溫暖奇蹟

    善良是一種力量,種什麼心,就收穫什麼果。善有善報,是自然的法則。

    21 6 月, 2025
    500
  • 《以身代鴿:薩埵王子無上慈悲救難記》

    慈悲心至極處可無我,捨己為眾是菩薩精神的核心。

    21 6 月, 2025
    500
  • 《驢母之悲:鞭痕下的無聲哀鳴》

    對待所有生命要心存慈悲,切莫任意欺凌或殺戮生靈

    18 6 月, 2025
    400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聯絡我們

2025060517175176

在線諮詢:line交談

加入好友:line官方

工作時間:週一至週五,9:30-18:30,假日休息

首頁
因果見聞
素食餐廳
熱門貼文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