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早年曾跟我父去杭州學做電水壺生意,並幫我父親打工。
他家大概先人不積善,他兄弟約四人,(陳舊舊事,記不太清楚了)有一個瞎單眼的,有一個打鐵,有一個是做專門埋葬死人工作的。
其中二個是單人到老的,還有一個當鐵匠的,我就不記得了。
反正,他們家族的人都是孤寒貧苦人家,幾乎沒有一個日子過得好一點的。
自從他跟我父親做生意後,他是他們家族中最發達的人了。
村人那時都說他家風水發了。 由於我父親與他是朋友,年齡長我父親幾歲,所以我一直叫他王伯。
後來,電水壺生意難做了,我父親與王伯均賦閒家中。
王伯五十一歲那年,他朋友邀請他一起開「三包公司」(即騙錢公司)。
起初,那些人也叫我父親加入,說我父親相貌堂堂,騙錢比較好騙,可以當他們的經理。
但我父親說:「人窮要窮得有骨氣,就算我窮得沒飯吃,也不做這種勾搭!」
後來,那些人才叫王伯參加的,他們說王伯有文化,可以當他們的軍師。
我父親說:「王兄,你今年流年不好,有關口,還是不要去好!」(我父親是看相的好手)
王伯不聽,還是去開了個偷雞摸狗的「三包公司。」(註)
後來,王伯開「三包公司」才一個月左右,就在廣西玉林中風了,全身不能動,全靠家人照顧三年才死了。
事後,我父親跟我說,他很早以前就看出王伯是不得善終的相,五十一歲是他的關口,這種流年修善還來不及,還敢去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天不滅他滅誰?
王伯有三個兒子,有二個皆倒霉,小兒我很久不跟他來往過了,所以不知道他的事。
大兒子與二兒子的事情倒是很清楚。
王伯的大兒子叫阿波。
阿波人長的有點帥,我記得小時候,我到他家玩或他到我家玩時,常見他帶這個女的,那個女的進進出出。
想必,跟他有過關係的女人一定不少。 我亦聽左鄰右舍講過他一些逸聞豔事。
照理說,他應該可以娶一個漂亮的老婆,可是,他父親過世後,家境不濟。
大約有一些女家覺得這是個不祥之家,不肯嫁給他。
後來,他娶了我小學四年級時的同學。
我那位同學有癲癇症,我那邊人稱這種病叫「發死病」。
我曾二次見過她發病。 發病十分恐怖,口吐白沫,臉色發青,兩眼發白,四肢發抖,如人將死一般。
因為此病難醫而退學,所以只有四年級學歷。
不過,現在好沒有,就不得而知了。
聽村人說,阿波和我那位同學玩玩,後來把人家肚子玩大了,人家就賴在他家不走了,於是不得不奉子成婚的。
王伯的二兒子,小時候和我最熟,不過,他現在過世已經十幾年了。
王伯的二兒子叫阿凡,是十里八鄉有名的惡霸,流氓,騙子。
我記得小時候,常見他去問同年紀的小孩要錢,要是那個小孩不給錢,他就打。
他也常命令村裡的小孩和學校的同學幫他做事,誰敢不服從他便當眾打。
我記得我們學校幾百人,不論是比他大還是比他小的同學都怕他。
阿凡從小不喜歡讀書,才讀到二年級就不讀了,常離家出走,身不帶分文可以離鄉過省。
有一次,我父親在九江市偶遇他,就把他帶了回來,因為是故人之子,看見了不能不管。
他如此放縱,母親反而覺他有出息,他弟弟亦以他為榮。 我小時亦很怕阿凡,他叫我做什麼事都不敢違他意思。
常叫我這樣那樣,我皆聽從,因為他比我大,又是惡霸。 阿凡和村人阿平、我、還有阿輝、阿運比較好。
阿凡有錢就請我們吃東西。 有一次阿凡在茂名弄了個假銀行存摺,說上面的錢是他的,但一時取不出來,叫阿平母親借一千元給阿凡。
阿凡答覆給阿平母親利息,利息多少我就不記得了。
當時,由於阿凡不會寫字,他口述,我記錄,替他寫合約。
合約的內容我就不記得了,因為那時我才讀小學五年級。
阿凡拿到錢後,就和我,阿平阿輝阿運等人去花天酒地,並買了一把鳥槍帶我們去打鳥。
有一次,我母親和阿凡母親同去算命,他母親問算命先生阿凡什麼時候結婚,算命先生說,等他過二十一歲再說吧!
後來我母親回來跟我說,算命先生的意思是阿凡可能活不過二十一歲,他母親還聽不懂,真笨!
不久,阿平母親要阿凡還錢,阿凡沒錢還,阿平的母親便告阿凡。
阿平的母親是鄉裡的婦女主任,有權有勢。 阿凡被告敗訴,被勞改三年。
後來,阿凡死在勞改場中,死時正好二十一歲。
後來聽說他是被勞改場的人害死的,這不足為奇,勞改場本來就是很黑暗的。
阿凡死後不久,阿平的母親因帶人去村裡做計劃生育工作,與村人吵架,吵架後就生病,幾天後就離奇死了。
死前的某天我還和阿平去醫院看她,因為阿平和我是好朋友。,我看到她時一點事都沒有,想不到第二天她就死了。
後來村裡的老人說阿平的母親不仁,阿凡那時還是個孩子,為了那一點小錢,把人家間接害死,她的死是害死阿凡的報應。
這件因果故事,全過程我都在場,現在回憶起來,都還毛骨悚然,令人恐懼。
因果報應,真是不爽。
故老子雲:天網恢恢,疏不漏。
至於王伯的小兒子,我只知道他後來也得了癲癇病,動不動就發癲發狂。
王伯的遺孀,阿凡的母親也不好。 我聽我母親說,王伯的遺孀現在腳殘了,眼也不行,這真是個不幸的一家人。
我想:王伯一家恐是家人或先人做過重大缺德事才會如此。 王伯開「三包公司」做過什麼我不知道,他先人做過什麼我也不知道。
因此,我打電話回家問爺爺奶奶,知不知道他家先人的事蹟。
爺爺奶奶說他們也不知道,只知道王伯的一位先人是國民時的副軍長,他家房子的地址即是原先國民某副軍長家的地址。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一件事:王伯的妻子原來不是嫁王伯的,但後來怎麼成了他的妻子?
後來,我又打電話問母親,母親說,王伯的妻子原先是我村某人的妻子。
後來王伯的妻子覺得那個人有點笨,才改嫁給王伯的。 這事雖然不是什麼犯法的事,因為婚姻自由,卻是件缺德的事。
莫櫺鷹謹記 2009年12月
💡感言:
積善之家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從王伯兄弟四人遭遇來看,王家的後代都家運不濟,貧困交加,這是祖上無德才會至此。
而王伯的後代的不成器和家運的敗落,除了和祖上有關,也和王伯一家的所作所為有關。
原本福報就不大,還作惡,福報消耗完了,哪能有好果子吃呢?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福德相當才互相感召聚在一起。
祖上積德,感召來福報大的孩子,家運會越來越昌盛,反之亦然。
要子孫後代有福可享,子孫發達,為人父母就要多積德行善,才能蔭極子孫。
註:三包公司指專門為消費者提供產品包修、包換、包退(簡稱「三包」)服務的商業機構,其核心業務是依據國家三包政策或企業承諾,處理產品品質問題的售後保障。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