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彌與溫柔的蛇友》

當我們用慈悲與理解對待他人,連最可怕的心也能被感化。

青山腳下,一座古樸的寺院靜臥於晨霧之中。
紅牆灰瓦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若隱若現,鐘鼓樓上偶爾傳出的悠揚鐘聲,蕩漾在山谷之間。
寺院裡,有個年紀尚幼的小沙彌,每日天還未亮,便邁著輕盈的步子,拿著竹掃帚穿梭在院落間,細心地將落葉與塵土掃成小堆,沙沙的掃地聲,像是在為這寧靜的清晨奏樂。
掃地結束後,他便端坐在佛堂蒲團上,雙手合十,誦讀經文,稚嫩的聲音隨著裊裊檀香,飄散在寺院的每一個角落;待夕陽西下,他又會在禪房練習打坐,一坐便是良久,仿佛與周遭的一切融為一體。
一日,炎熱的暑氣籠罩著寺院,一條花紋斑斕的毒蛇悄無聲息地從牆角的裂縫鑽進了寺院。
正在院裡勞作的僧人們發現後,頓時驚慌失措,有的拿著木棍,有的舉起掃帚,大聲叫嚷著要將毒蛇趕走。
毒蛇感受到周圍的敵意,豎起身子,吐著紅信,發出嘶嘶的威嚇聲,場面一觸即發。
2025062112420945
此時,小沙彌從佛堂走出,見到這緊張的一幕,不慌不忙地擺擺手,示意大家安靜。他緩緩蹲下身子,雙眼溫柔地注視著毒蛇,輕聲說道:「朋友啊,我知道你不是壞蛇,只是別人不懂你,誤會了你。」
毒蛇原本充滿警惕的眼神頓時一愣,它在山林中游走多年,見到的只有人們的懼怕與攻擊,這還是第一次有人稱呼它為「朋友」。
從那以後,每當清晨的陽光灑在寺院,這條毒蛇都會準時出現。
它盤踞在佛堂的角落,靜靜地聽著小沙彌誦經。漸漸地,它身上的戾氣消散,不再輕易吐信威嚇他人,反而變得溫和又快樂。
每當小沙彌誦經結束,它還會輕輕搖擺身子,像是在表達喜悅。
消息傳開後,村裡的人紛紛來寺院觀看。
他們驚奇地發現,曾經兇猛可怕的毒蛇,如今竟會安靜地聽佛法。大家都感嘆不已:「這條蛇變好了,原來佛法真有這般神奇的力量!」
而小沙彌依舊每日掃地、誦經、打坐,身旁多了這位特殊的「朋友」,為這座寺院增添了一段溫馨又神奇的佳話。

圖:AI

結語:這故事好有禪意啊,毒蛇與小沙彌的相遇像是衝突與和解的縮影。小沙彌以慈悲和理解化解了恐懼,讓原本令人害怕的存在也能安然共處,甚至感受到佛法的慈愛。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

讚! (0)
以前的 21 6 月, 2025 8:34 下午
下一個 21 6 月, 2025 8:53 下午

相關推薦

  • 白石善舉登天路 千年因果守福緣

    一念善心、一次布施,皆有無量果報。

    19 6 月, 2025
    800
  • 從齒間到心間:素食的深層價值

    素食浪潮:重塑人類與世界的關係

    5 6 月, 2025
    1100
  • 高僧故事:具行和尚曠世傳奇真火焚身震驚世人

    念佛時需要集中註意力在佛號上,這類似於「正念」 練習,能幫助暫時放下雜念,讓混亂的思緒得以梳理,緩解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使內心獲得平和。

    11 6 月, 2025
    1100
  • 一碗白飯的佈施回響

    「施比受更有福」 的核心,在於倡導一種以奉獻為樂、以助人為榮的生活態度。

    它超越了簡單的物質交換,指向人類內心對愛、意義和連結的深層需求。

    無論是從宗教教義、文化傳統或心理學研究來看,「給予」 都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途徑。

    當我們照亮他人時,自身也會沐浴在光芒之中。

    3 6 月, 2025
    1900
  • 《跨越時空的報應:從漢代削藩慘劇到唐代人面瘡奇談》

    兩則故事跨越時空,前者展現政治鬥爭中私怨釀成的悲劇,後者透過奇幻情節揭示因果循環。故事警示世人,舉止言行皆有因果,名聞利養易惑人心,唯有時刻謹慎修持,方能避免禍患。

    23 6 月, 2025
    1400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聯絡我們

2025060517175176

在線諮詢:line交談

加入好友:line官方

工作時間:週一至週五,9:30-18:30,假日休息

首頁
因果見聞
素食餐廳
熱門貼文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