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成長

  • 貧施求福 來世得報

    布施貴在清淨心,不在多少;真誠聽法、發願修行,定得殊勝果報。

    29 6 月, 2025
    11100
  • 小鳥的智慧

    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向比丘們講述一個譬喻:

    過去有隻小鳥羅婆被老鷹捉住,哭訴自己離開父母庇護才遭此難。老鷹傲慢地讓牠返回「田埂上」自認為安全的地方。羅婆躲入石塊下,老鷹憤怒猛撲,撞石而死。羅婆歡喜,讚嘆智慧勝過蠻力。

    佛陀藉此教導比丘:離開修行本分與正念,就像離開父母的庇護,會陷入五欲境界(色、聲、香、味、觸)而生災禍;唯有安住於「四念處」(身、受、心、法),才是安全之地。

    比丘們聽聞佛說,歡喜信受,立志奉行佛法。

    29 6 月, 2025
    1000
  • 修道無貴賤 唯德是尊

    這段故事彰顯佛陀平等度眾、生而平等、法無階級的核心精神。

    29 6 月, 2025
    700
  • 正信修持 得出世解脫

    故事核心是「由迷信到正信」的過程。國王反思後,拋棄對婆羅門的盲從,轉向有智慧與慈悲的佛法,成為佛弟子。

    28 6 月, 2025
    600
  • 妒人善行 禍必殃己

    即使身處極苦境遇,仍不退初心,證明菩薩行的堅定與慈悲。

    27 6 月, 2025
    500
  • 惡口得醜報 懺悔以改容

    誠心懺悔可消業障,外貌與命運亦可轉變。

    27 6 月, 2025
    1300
  • 《寒齋貧女施微物 文殊顯化示真如》

    五臺山竹林寺舉辦千僧齋時,來了一位貧困婦女,她以僅有的髮絲、針線與野菜施齋,卻因後續要求先供僧眾而被質疑。當她化現文殊菩薩真容後,大眾才知「福田平等」之義 —— 智慧無分貧富,慈悲不在形骸,唯有以清淨心佈施,方契菩薩本懷。

    26 6 月, 2025
    700
  • 《白象示現點迷津 癡兒頓悟證真如》

    本故事取材於民間流傳的普賢菩薩應化事蹟,講述宋代一位名叫「憨兒」的癡傻少年,因緣際會得普賢菩薩點化,從愚鈍無知到覺悟心性的歷程。故事中,菩薩化現為白象與老和尚,以方便善巧破除憨兒的執著,揭示「眾生皆有佛性,唯因迷悟不同」的真理,彰顯普賢菩薩「恆順眾生、隨機度化」的大悲精神。

    26 6 月, 2025
    600
  • 舍衛奇蹤:金財比丘因緣傳

    此故事旨在勸諭眾生勤修檀波羅蜜,廣行布施,種下善因,方能解脫煩惱,獲得究竟安樂 。

    23 6 月, 2025
    1000
  • 《人藥王子慈悲濟世 彌陀聖號解脫迷津》

    眾生「生死」痼疾更勝肉體病痛,而彌陀聖號如「人藥王子」,勸人以慚愧為種,稱佛號往生西方求解脫。​

    23 6 月, 2025
    600

聯絡我們

2025060517175176

在線諮詢:line交談

加入好友:line官方

工作時間:週一至週五,9:30-18:30,假日休息

首頁
因果見聞
素食餐廳
熱門貼文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