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譬喻:口渴不飲水

別怕河深,只需先喝一口。

學佛不是要立刻成佛,而是一步一腳印地學習解脫的智慧。

正如口渴不需喝乾整條河,只需一瓢清水即可解渴,我們也不需「全懂佛法」才能開始修行,只要肯學,就會逐步受益。

常常聽人有意無意的說:「我是凡夫,怎麼有資格學聖人呢?聖人的境界太高遠了,我想都不敢想,那還敢學習?」

2025062007330393

存這種想法的人,就像在學校讀書的學生,遇到艱深難懂的課題,就存「逃避」的心埋,害怕不會,進而拒絕學習。

佛陀勸入學佛,曾舉個譬喻說:從前有一位出外遠行的人,他一整天爬山涉水,又加上艷陽高照,因而口渴不已,想找些水來解渴。

他在炎熱的烈日下,舉目四望,看不到一個水源,正在口渴難當,昏昏欲睡之時,突然發現了一條河流﹐那河水悠悠地向前流,澄碧清涼、清澈無比,他坐在河堤旁,卻驚訝的呆望著流動的河水,一點也沒有喝它的意思。

過路的人,見他怪異,便好奇的問他:「為什麼口渴見水,又不喝了呢?」

2025062110442736

這個出外遠行的人說:「你不明白嗎?河水那麼多,我怎麼能完全把它喝光呢?既然喝不光這條河的水,我又怎敢隨便喝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們常感到世間苦不堪言,一但遇到解脫之道,又裹足不前。

即使是已聞佛法之人,雖然極希望自己修習聖道法門,但是在真正行持上,又覺得佛法崇高深廣,自己怎麼學得了呢?

結果就像故事中的旅人,雖口渴難當,見水多反而不飲,這不是太愚昧了嗎?

(明倫月刊143期)

圖:AI

文:佛教小故事

結語:

這個故事真是耐人尋味,也很貼近我們很多人的心態啊。許多人聽聞佛法,知道修行是解脫的路,但因為感覺目標太遠、法門太深,就裹足不前,好像那河水多得喝不完,自己根本喝不乾,反而不敢喝。

其實,佛法並不是要一次就全喝盡,而是一步步地來。哪怕是一口一口地學習與實踐,也是在慢慢滋潤心靈、解渴的過程。關鍵是勇敢地開始,不必害怕自己的凡夫身份或能力有限。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如是我聞】立場,歡迎轉載

讚! (1)
以前的 20 6 月, 2025 3:20 下午
下一個 20 6 月, 2025 4:07 下午

相關推薦

  • 布施化貧 盡苦得福

    即使最卑賤、貧困者,也能憑一念清淨心、行善修行,改變命運,生天得度。

    29 6 月, 2025
    18800
  • 正信修持 得出世解脫

    故事核心是「由迷信到正信」的過程。國王反思後,拋棄對婆羅門的盲從,轉向有智慧與慈悲的佛法,成為佛弟子。

    28 6 月, 2025
    1000
  • 摩耶夫人生育佛陀的因緣

    闥婆摩羅問佛陀:摩耶夫人是以什麼因緣,今世能生育如來?

    佛陀回答:久遠劫前,毗婆尸佛出世後,正法與像法滅盡之時,波羅柰國近郊的聖所遊居山住有多位仙人與辟支佛。有一天,南山窟的仙人洗衣後離去,一頭母鹿來舔飲洗衣水,不久懷孕並在平石上生下一位容貌端正的女孩。

    仙人見狀生憐憫心,將女孩撫養成人。女孩十四歲時,一次不慎熄滅火種,被仙人責備並吩咐她前往北山窟取火。女孩前往途中,每踏一步皆生出蓮花,鋪成如街道般的花道。

    北窟仙人見她腳踏蓮花,驚訝其福德,要求她繞行石窟七圈,並從右側離去才願給予火種。女孩依言而行,足跡皆生蓮花,福報顯著。

    27 6 月, 2025
    400
  • 《倒駕慈航顯智慧,清涼聖地度眾生 —— 文殊菩薩的傳奇由來》

    文殊菩薩,號稱 “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於佛教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據佛經記載,其早已成就佛果,尊為 “龍種上尊王佛”,卻倒駕慈航,以菩薩之姿協助釋迦牟尼佛濟度眾生。他選定山西五台山為道場,借 “歇龍石” 化炎瘴為清涼,使之成為佛教聖地。身騎青獅、手持寶劍與經卷的形象,分別寓意以威猛智慧震醒無明眾生,斬斷煩惱,傳遞般若清淨之智。無論是開導困惑比丘,還是化身乞丐考驗樵夫,文殊菩薩皆以善巧方便度化眾生。佛教東傳後,其信仰在中國蓬勃發展,從帝王推崇到民間祈願,文殊菩薩不僅是宗教傳奇的主角,更以智慧與慈悲的形象,啟迪世人在人生道路上探索覺悟。

    25 6 月, 2025
    400
  • 《法界尋蹤:解讀普賢菩薩的源起與慈悲願力》

    普賢菩薩,佛教文化中象徵深廣誓願與無上智慧的重要菩薩。其由來故事交織於佛教經典與民間傳說。據經典記載,普賢前身為無諍念王次子尼摩,發願行菩薩道輔佐諸佛;民間傳說則講述菩薩度化峨嵋山白象為坐騎,成就峨嵋道場的奇妙因緣。“普賢” 意為 “普遍賢善”,其 “十大願王” 指引眾生修行,騎乘的六牙白象蘊含六度大行深意。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等經典中,普賢菩薩以深妙智慧宣說佛法,其形象與精神激勵無數修行者踐行願行,邁向覺悟和解脫之路 。​

    25 6 月, 2025
    1100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聯絡我們

2025060517175176

在線諮詢:line交談

加入好友:line官方

工作時間:週一至週五,9:30-18:30,假日休息

首頁
因果見聞
素食餐廳
熱門貼文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